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发展工业机器人 应对“刘易斯拐点”

分享到:
20 罗国军 • 2013-11-18 09:40:48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045G0

在第二届中国工业机器人高峰论坛上,上海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争取到2015年,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上海机器人产业争取达到600亿元-800亿元产业规模,成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重庆市政府发布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拟定目标:到2015年,重庆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重庆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机器人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工业机器人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应用开发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通过对过程实施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实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目的,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最高体现。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边际效应递减,广为讨论的“刘易斯拐点”或许将对中国制造业走向带来影响,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与全球其他经济体一样,机器人在未来将改变中国的产业形态,也将改变未来的生活,成为本世纪最火的新兴产业之一。

工业机器人使用成本仅为人工的23%。工业机器人产品按十年使用寿命折旧(含维护费用)每年成本约5万元,而三个成熟的焊接技工每年的成本达到7.2万元*3=21.6万元。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直观看出,一台工业机器人在产生相同效益时,投入的成本是使用人工成本的23%。这个比例将大大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为企业盈利提供广阔空间,也提高了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就意味着企业投资工业机器人2-3年即可收回成本。

图表1:工业机器人与人工成本比较

工业机器人与人工成本比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101765台,年度新增20902台,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由于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机器人替代空间巨大,前瞻产业研究院工业机器人行业研究小组预测,中国将会在2014年超过日本,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

图表2:1999-201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及增速变化情况(单位:台,%)

1999-201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及增速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罗国军
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278204
关注
49
文章
62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