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已然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引擎
产业园区建设与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而当前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的进行调控,这也客观上为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经营空间,减少了产业地产的投资风险,提高了园区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吸引了更多传统住宅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产业园区建设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金融危机之后,大约有12%的传统房地产开发商转投产业园建设项目,从2005年第一次房地产调控开始,则有约30%的传统房地产商转向产业园建设开发,二线城市比例稍低。传统房地产领域的“泡沫”正在向工业地产涌动。
除了联东U谷以外,亦有不少企业进军产业园建设。例如远洋地产近期也在大连高调挺进产业园开发,珠江地产、富力地产等国内知名地产商之前都纷纷试水产业地产,不仅如此,连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国内家电巨子也不约而同地打着产业“扩军”的旗号大举圈地,建造自己的产业园区,甚至是像浙江的民间资本也开始将资金投向产业园。
据统计,至2010年末,国家级高新区新增了13家,已达到70家之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新增44家,总数超过100家,产业园区的数量呈现快速飙升的态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建设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产业园区已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着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产业地产开发及运营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企业和运营商的经验不足,加之在开发过程中会面临地方政府的干预,容易出现过度追求税收、缺乏对园区系统科学的专业规划、吸引追求低成本和低税收的产业进驻等问题。此外,也容易引发区域集聚效应差、土地利用效率偏低、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忽视构建产业环境、配套不平衡、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诸多问题。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