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发掘民俗遗产 缔造特色民俗文化大产业

分享到:
20 官营铜 • 2013-02-27 17:10:1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693G0

此外,民俗文化产业是一种立体产业,能够产生多种效益,它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发展的方向涉及传媒、演绎、美术、会展、体育、旅游、教育、出版文化产业,既有利于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又可以带动信息、餐饮、旅游、房地产、服装、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增长点,并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每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长16.6%,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2011年1-11月,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553亿元,同比增长17.8%。

2012-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和投资战略分析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民俗文化产业研究员罗娟分析预计,2012-2017年间,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到2017年,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9032亿元。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民俗旅游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民俗文化遗产如何继续发光发热?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千百年来凝聚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随着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推进,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也将得到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民俗文化的发掘、研究、保护、传承推推广,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而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又为传统民俗文化提供了新的生命力,为此,要发展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民俗文化产业,就应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教育、推进民俗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相关遗产的保护、积极开展民俗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具体来看,要推动保护及传承民俗文化与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之间协同发展,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同步推进:

1.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产业区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区域都有各自浓厚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同时,各区域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根据“发展极”理论,下文尝试将我国划分为大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区域,每个区域以一个城市作为区域发展极,创建区域民俗文化品牌。

2.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我国民俗文化产业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主动加入到世界文化产业链中,积极分享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提升民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官营铜
资深产业观察员
858038
关注
221
文章
37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