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高企与基因测序双夹击 生物芯片路在何方
在生物芯片概念兴起的那几年,市场对于生物芯片的“钱景”充满信心,然而,时至今日,在生物芯片还没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情况下,基因测序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并对生物芯片产业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2014年以来,基因测序一直是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二胎政策出台后一条连接内地与香港的婴儿性别检测产业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14年2月29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14年2月29日起,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要应用的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监测、健康状态评价和遗传性疾病的预测,需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已经应用的,必须立即停止。虽然从政策本身来看,政策的发布给基因测序行业泼了冷水,但是否就对基因芯片带来了福利?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目前临床检测也是生物芯片的主要应用市场。
我国生物芯片行业产业化进展缓慢,市场需求、技术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虽然从生物芯片的需求市场来看,无论是临床诊断、药物筛选,还是食品安全检测、环境保护等领域,潜在市场需求均较大,但受研究进展等的影响,生物芯片价格一直相对较高,使得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商业化步伐远低于之前的预期。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因测序又凭借技术优势挤占了市场,使得生物芯片犹如一枚还没有孵化就失去领地的蛋,给其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具体数据来看,也可以反映出我国生物芯片发展的瓶颈。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生物芯片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对我国获得生产批号的生物芯片产品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我国仅有26个产品获得批准文号,包括15种基因芯片和11种蛋白芯片,尚没有组织芯片获得批号。
图表1:截至2014年5月我国获得生产批号的生物芯片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对于生物芯片行业未来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生物芯片行业报告分析认为其面临较大的来自于基因测序的产品替代风险。分析认为相对于生物芯片检测技术来说,基因测序在成本上处于劣势,但其在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更具优势,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测序的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届时生物芯片的成本优势也不存在了,因而替代将会成为一种必然。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