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从DHL在美国市场的进出看我国快递企业国际化进程

分享到:
20 胡锋 • 2014-06-27 11:16:1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661G1

快递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一批快递企业的发展壮大,如顺丰、申通、圆通、汇通等。这些企业目前在我国快递市场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然而,随着国内快递市场的发展,快递业务的竞争也在加大,除了面对来自国内的竞争对手外,还需要面临来自国际的行业巨头,如UPS、FedEx、DHL等,这使得行业国内市场业务利润率大大下滑。

为此,行业内部分领先企业开始转向利润率更高的国际物流。其中,顺风物流无疑走到了前面,若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顺丰物流第一次在海外设立营业网点是在2010年,当年顺风物流首次海外试点选择了新加坡。随后几年,顺风物流陆续开通了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业务。除了顺风外,宅急送和申通等也开始进军海外快递市场,以期获取国际业务的巨大利润空间,寻求企业新的增长点。

然而进入国际市场并非易事,DHL在美国市场的6年时间里,先后受到美国政府、竞争对手以及工会多个机构的发难,使得DHL在美国国内业务举步维艰。以DHL在国际市场多年耕耘的经验,尚且遇到如此多的阻滞,我国快递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必不会容易。

对于我国快递企业而言,踏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国际网络布局所需要的资金,因为海外市场前期网点布局和开拓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年DHL为了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其前后累计投入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目前我国快递企业大多实力有限,并不具备当年DHL的资金实力,因此国际化进程必须首先考虑这个因素。除了资金因素外,我国快递企业国际化还将面临所在地的法律环境迥异、社会文化差异、人力成本高企、国际快递巨头冲击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我国快递企业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国际化进程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与欧美企业相比,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国际化进程方面。虽然顺风目前国际化进程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投入了巨大人力和物力,而这些并不是国内其他企业能够效仿的。在整体实力还不够突出的情况下,快递企业要推进国际化进程,需要"三思而后行"。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1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胡锋
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232973
关注
86
文章
12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