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海正药业转型之路持续推进 原料药发展陷困境成为动力

分享到:
20 李佩娟 • 2014-07-04 16:58:0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013G0

 2014年7月2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根据公告内容,海正药业此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有四个:“年产20亿片固体制剂、4300万支注射剂技改项目”、“抗肿瘤固体制剂技改项目”以及投建“二期生物工程项目”。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不难看出,海正药业这个曾经的原料药龙头企业正在谋划从原料药企业向制剂企业的转型,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我国原料药行业发展陷入困境是迫使包括海正药业在内的原料药企业转型的主要原药。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致使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发展陷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技术门槛较低,企业追求规模扩张,降低成本,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丧失国际市场价格话语权;二是新版药品GMP认证等投入人力、动力能源、原辅料等价格普遍高涨,导致原料药制造成本持续高位;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

原料药行业发展的困境是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谋划向制剂型企业转型,从直观数据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原料药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13年甚至出现负增长。

图表1:2001-2014年我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化学原料药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于原料药生产企业转型制剂企业,笔者认为成功率较高,尤其是像海正这样的大型企业,主要原因有三个:

(1)成熟的避专利工艺生产技术

虽然同印度相比,我国的化学研究水平还有差距,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原料药生产的积累,在合成工艺和发酵工艺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领先药企在国内已经具有丰富的制剂生产和销售经验,在试剂转移生产、向国外出口制剂时,工艺路线已经不是障碍。

(2)资本

实现制剂转移生产,必须要经过前期研发和高标准的制剂车间建设,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目前来看,凡有望实现制剂出口的企业,无一不是在国内经营多年、有一定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再加上国内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的增加,企业的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融资规模将得到保证。

(3)规范市场认证

制剂出口规范市场需要通过相关认证。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企业通常是先实现原料药的合同定制之后,再获得制剂转移生产的合同,原料药也是企业自主生产。因此,原料药和制剂都同时通过认证的企业最有希望率先实现产业升级。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李佩娟
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12839724
关注
1421
文章
264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