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安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移动警务终端朝个性化、定制化发展
公安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资金、物资的大流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靠过去的人海战术、手工劳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打击犯罪、预防犯罪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当前急需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打击和防范能力。现在高科技犯罪和智能型犯罪比较突出,受影、视传媒中警匪片的影响,许多新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严峻的形势发展使公安工作对科技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安机关破案率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我们的科技水平。近几年公安机关运用DNA比对、指纹鉴定、信息检索等现代化的手段去侦破案件、预防犯罪,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案件和高科技犯罪,效果已经在公安工作手段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显著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打击和预防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公安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公安信息化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公安信息化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图表1:公安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针对以上问题,前瞻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展开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
图表2:公安信息化建设对策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移动警务终端融合AI技术,将朝着个性化、定制化发展
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公安部明确要求加快建设移动警务应用体系,将公安信息化应用从桌面应用向移动终端拓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服务效率。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移动警务体系建设,推进移动警务终端的普及。
目前来看,公安行业根据移动警务业务的实际需求,终端设备主要包含移动视频采集设备以及警务人员执行公务时所需要的警务终端,即移动警务终端、执法记录仪、移动车载以及警用穿戴设备,另外还包括移动警务平台等。
图表3:移动警务业务终端设备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公安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移动警务终端随着警务模式创新,垂直细分的应用,移动警务终端设备也在呈现着新的发展特点。
1、融合AI技术
当下AI技术愈发强大,前端设备亦不断融合智能技术,尤其是针对前端设备的芯片技术成熟,使移动警务终端的摄像头收集到现场视频流之后,不用上传云端,而是交由自身的处理器芯片来进行快速的解析和识别,能够迅速实现视频图像的结构化处理,进而前端设备再把结构化处理后的关键信息上传云端进行决策,使云端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提升现场办案的效率。
例如移动警务老牌厂商科达于2017年年底推出了警务终端P2,该款终端产品满足目前人脸识别、车辆识别AI应用,在视频流中进行人脸识别快速响应,缉查布控,实现扫描车牌,准确识别车辆、车牌信息。另外,终端还满足人证核查,识别视频图像中的人脸,与身份证照片分析比对,提供人、案、车、物等整合、分类查询,涵盖警队实战业务所需的相关信息。
2、贴近实战成特色
目前公安业务部门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都在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以信息化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尤其是基层警务工作,呈现移动性强、突发性强、任务紧迫性强特点,一线执勤执法民警在执法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公安信息化的推进就需要贴近公安实战业务,解决一线民警面临的各种难题。
3、定制化、人性化设计
一直以来公安涵盖的业务范围都非常广,包含交通、治安、消防、边防、社区等多个警种,每个警种的移动业务应用种类及场景都有所不同。虽然目前大多数移动警务终端在后端平台的支撑下,借助终端应用软件,都可以提供图像综合应用、图像侦查研判、无线单兵、移动办公、审批管理、采集执法等移动警务应用,但由于受技术水平与现场情况等方面的局限,移动警务终端的功能应用,难以满足公安机关、交管部门、环境监察等差异化的应用需求。
在充分考虑各警种实际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以全天候、全时段为标准,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应用场景,为警务工作者提供定制化、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及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终端APP成为时代所需。类似于目前智能手机,移动警务终端设备出现的目的是为了一线民警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更加便捷的开展工作,因此,移动警务终端必定也将朝着更轻、更薄、配置更强、更具设计感的方向发展。
图表4:移动警务终端设备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公安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公安信息化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公安信息化行...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