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张图带你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未来 能否扛住政策不利的影响?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
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的销量相比2017年同期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5.35万辆,2017年同期仅有24.90万辆,同比上升82.12%。
插电混动汽车销量连续三年下降
从2011-2017年,与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半壁江山、产销规模处于绝对优势的纯电动汽车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销量则呈现出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背道而驰的状态。
纵观近三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及增长变化不难发现,尽管在绝对销量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实现了连年增长,但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的变化看,则呈现逐年萎缩的状态。
与中国市场截然不同,在欧洲及美国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差距并不大。2017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为25.9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比51%,插电式混合动力占比49%;而2017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19.52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比53%,插电式混合动力占比47%。
国家政策补贴倾斜成主因
国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明显的补贴倾斜。按照现行补贴政策,基于2016年的标准下降20%计算,2017年我国纯电续驶里程R大于5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国家统一给予2.4万元的补贴;而纯电动汽车按照续驶里程不同补贴分为2万元、3.6万元和4.4万元三档。
同时,政策还规定地方补贴不得超过国家补贴的50%。在PHEV售价与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大于150公里)相近甚至略高的情况下,补贴优势弱于纯电动汽车的PHEV,其市场竞争力必然大打折扣。
由此看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比及增速在近三年持续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政策导向所致。从补贴政策的力度上看,相对PHEV国家更支持纯电动汽车。从各地出台的不同版本的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政策上看,这种政策的倾向,也正是导致PHEV陷于非主流境地的原因。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多年来PHEV一直被北京市政府拒于新能源汽车目录门外,因此拿不到地方财政补贴、拿不到新能源汽车牌照,也享受不到不限行等新能源汽车的“特殊待遇”。
但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深圳等地都将PHEV纳入到本地新能源汽车目录,可由于两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体量都没有北京大,尽管PHEV在当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高于北京,但从绝对量上看,仍然难以扭转相对小众的市场角色。
消费者意识薄弱,技术要求价格高
据悉,有相当一部分PHEV车主只是为了更快捷地拿到牌照而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并不为车辆充电,而是将其当作燃油车驾驶。车主利用PHEV的技术特性,在使用环节上“钻空子”,存在着不充电、直接将PHEV当传统燃油车使用的现象。
目前市场上的PHEV售价普遍较高,一般都在15万元以上,至少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出30%。PHEV具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燃料系统、一个是燃油系统,两大系统并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了车重。远距离行驶用燃油系统,不节油也不减排,而且能耗还有可能因车辆整备质量的增加而提高。
PHEV被归为燃油车,未来如何
在“工信部39号文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并列同属于新能源汽车。但是2018年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划归到燃油汽车投资项目里面。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获遭最大的政策危机,面临被剔除其从属于新能源汽车范围,或将不再享有更多的补贴。
但根据2018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情况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却与之相反,截至2018年7月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比大大提升至2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政策不利的因素下依然展现了扭转以往局势的姿态。
国内厂商下一步应该加大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改进,不应再依赖以政策利好和补贴来提升市场份额。对比2017年全年与2018年1-7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按车型销量情况,国内PHEV市场的阵容开始壮大,告别了只有比亚迪和上汽拥有PHEV的局面。随着奔驰、宝马、沃尔沃等外资车企将PHEV车型的持续导入,未来国内PHEV的消费选择将更加多元化,势必将对推动PHEV的市场反弹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背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环境;国际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电动汽车重点...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