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印刷业现状分析 规模稳步增长、技术进步显著
总体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印刷业历史悠久,内部细分行业众多,可分为出版印刷、包装印刷和其他印刷等,其产品用于国民经济生活的各大领域。得益于国民经济、文化市场的刚性需求以及全球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我国印刷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并能影响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经济体系。
目前,印刷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据显示,2011-2017年,我国印刷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多个年份增速在10%以上。2017年我国印刷业市场规模为7855.10亿元,同比增长2.82%。
市场集中度偏低
截至2017年底,我国印刷行业共有企业5491家,比上年增加了228家,同比增长4.33%,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缺乏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营收相对于巨大的市场总量而言体量尚小。
而且我国的印刷企业在某些细分领域各有特色,如报纸印刷、烟标印刷、标签印刷、票据印刷等,一般的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企业亦星罗棋布,同时存在数量庞大的中小印刷企业,产品同质化较高,从而加剧了市场竞争。
面对集中度较低现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国家印刷示范企业、中小特色印刷企业辐射引领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到“十三五”期末,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产值占印刷总产值的60%以上,培育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印刷企业集团。
区域化发展不均衡
从市场布局上看,印刷行业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以上海和江浙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三大地区形成了三大产业带。上述三大区域亦是我国经济较具活力的区域,印刷出版、食品饮料、日化等行业较为发达。另外,闽南地区、胶东半岛一带作为电子、轻工业的聚集地,亦聚集了较多的包装印刷企业。
从百强企业分布来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产业带聚集了70%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主营收入更是占到80%,区域发展不均衡可见一斑。
对此,《规划》指出,在“十三五”期间,要求各区域协调发展,整个产业呈现出较强的韧性。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更加突出,长三角地区对外高端加工服务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产能梯度转移的水平持续提高。
行业技术进步显著
实现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初步转变是“十三五”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加快印刷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事实上,从1998年起,我国印刷业技术水平已有大幅提升,相关专利申请量波动上升,至2017年达到顶峰,为12417件。在上述目标指引下,接下来新专利将不断涌现,申请数量有望实现新高。
包装印刷、绿色印刷发展迅猛
作为印刷行业的第一大分支,包装印刷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如食品饮料、日化、电子通讯、烟草、医药、服装等领域,服务领域广泛,其发展与其下游服务领域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医药、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包装印刷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此外,由于包装印刷业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低,从而受到诸多地方政府的青睐,政策性优惠与扶持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包装印刷发展迅猛,绿色印刷也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政策及市场要求印刷技术更加环保,包装耗材不断环保和节约,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可自然降解,实现无污染、低污染包装。
目前,绿色印刷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例如,数字印刷是相对绿色环保的一种印刷方式,但截至目前,全球数码化的比例达到30%,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为3%。而随着市场对个性化和按需印刷的需求释放,数码化将在未来的3-4年呈现爆发式增长。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第一章介绍了印刷业当前所面临的政策、经济、技术环境,以及印刷业转型升级必然性;第二章分析了中国印刷业当前市场发展现状、运营情况、进出口情况以及需求领域情...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