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文化馆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提升服务效能仍然是文化馆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组图】
文化馆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升各级文化馆的服务效能
中国的文化馆事业发展到今天,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文化事业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历史性转变:从上到下,设施、设备、资源等硬件条件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总体而言,各级文化馆无论是规模建设,还是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是服务内容的完善,还是服务形式的更新;无论是阵地服务、流动服务还是数字服务,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然而,各级文化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在不同区域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设施设备利用率低、文化活动参与率低、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因此,提升各级文化馆的服务效能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历史命题。
贵州省文化馆针对这一重点,提出了改进文化馆服务效能的三大途径,具体如下:
文化馆行业发展趋势
文化馆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文化馆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提升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根本保证。事实上,文化馆内设机构布局是否科学、从业人员专业匹配是否到位、服务的项目是否标准规范、服务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等都将直接影响到文化馆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同一性质的文化机构及其内设机构名称的统一意味着功能定位分明、目标明确、专业分野清晰,这也是文化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以文化馆内设机构布局为例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省级文化馆自身的名称而言,还是从各馆内设机构来看,都大相径庭。如果不是行业内的人,你很难弄清楚“群众艺术馆”“艺术活动中心”“文化馆”这些众多的名称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而事实上,他们的功能是一样的,都是各省、市、区辖管内群众文化创作、培训、活动、理论研究等业务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机构,是引领示范全省、市、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此外,鉴于文化馆行业的特殊性,要想提升“文化服务力”,一支结构合理化、队伍规模化、业务专业化的队伍是文化馆效能提升的人才保障。第四次文化馆评估标准中,将“业务人员主要门类配备齐全”纳入文化馆评估定级的必备条件,明确指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文学、网络管理、理论研究、非遗(或其他)等11个门类均配备专业业务人员。缺少一个门类降一级”。省一级是11类、地、市一级是8类,县市、区一级要求是5类,可以根据本地区艺术特色调整门类,控制在20%,人员编制等于或小于门类数量的,可以兼职。这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也足以体现对各级文化馆人才队伍和专业匹配的关切和重视度,更是“文化服务力”的切实保障。
综上,文化馆未来的发展将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在基本架构相同的基础上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机构。
文化馆建设引入社会资本
从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用变化情况看,我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不断攀升,从2006年11.91元增加至70元以上,文化事业的投入越来越高;未来,文化馆行业可以引入社会资本。此外,《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吸引社会资金用于文化馆服务”也是第四次文化馆评估标准的一项提高指标。
文化馆还是要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主
浙江省对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主要集中在比较满意和一般。其中感到非常满意的只占了6.5%,比较满意的占了40%,而感觉一般的则有42%。另外还有9.1%的被调查者感到不满意。总体来说,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不高。
与此同时,群众对文化馆工作的满意度被纳入文化馆评估的八个必备条件之一。标准中群众对文化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围绕文化馆活动参与情况、文化馆活动满意情况、文化馆的整体满意度这三方面共计13项指标展开,如文化馆活动满意情况这一项就涵括了文化馆的交通便利程度、场地大小、设备和设施、卫生和环境、开放时间、信息告知情况、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等九项。文化事业的核心就是服务群众的真实需求,未来,文化馆行业的发展仍然还是向这一方向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馆行业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文化馆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文化馆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文化馆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