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8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 多生物特征融合技术受关注【组图】

分享到:
20 李一凡 • 2019-03-26 15:40:5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626G0

全球生物识别技术规模不断扩张

全球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最早运用于法庭科学的司法鉴定,多是对静态图像(指纹图像、脸形图像)的事后采集和识别。到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特别是9.11恐怖事件之后,由于国际反恐斗争的需要,对静态、动态图像的事前事后采集和实时鉴别,已成为防范安全风险的主要技术手段。

此后,生物识别技术不再局限于安全防范领域,逐渐在机场、银行和各种电子器具上进行了更多实际应用,国外许多高新技术公司试图用眼睛虹膜、指纹、面貌特征等取代人们手中的信用卡或密码。

由于具备显著优势,生物识别技术开始在金融、电信、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等领域普及,全球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根据IBG数据,2017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已达到约131.5亿美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在160.8亿美元左右。

图表1:2010-2018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单位:亿美元)

在各类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仍占据最高份额,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占比已从2007年的66.9%降至2017年的56.7%。指纹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也逐渐放缓,2013年以后,同比增速回落至两位数以内。2017年,全球指纹识别技术(包括AFIS和非AFIS的指纹应用)规模约74.56亿美元,同比增长7.71%。

图表2:2010-2018年全球指纹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及增长(单位:亿美元,%)

语音识别尽管研发热度较高,但受制于技术成熟度、用户使用习惯等,尚未能充分打开市场空间。2017年,全球语音识别技术规模约6.58亿美元,市场份额约5%,从2010-2017年语音识别技术的规模走势来看,其规模及比重都在逐年下降。

图表3:2010-2018年全球语音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及增长(单位:亿美元,%)

相比之下,人脸识别技术更为成熟,国内已有众多厂商做到了超过99%的准确率。同时,人脸识别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因此,近年来,人脸识别得到快速普及,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017年,人脸识别技术规模为21.5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9.83%;在全球生物识别市场中所占份额约16.4%,仅次于指纹识别技术。

图表4:2010-2018年全球人脸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及增长(单位:亿美元,%)

虹膜识别方面,虹膜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利用人眼虹膜区域进行身份鉴别的技术,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防伪性等优点。但由于应用场景不多,当前发展不尽人意。2017年,全球虹膜识别技术规模还不到7亿美元。

图表5:2010-2018年全球虹膜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及增长(单位:亿美元,%)

多生物特征融合技术将广泛应用

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发展主要呈现出三大趋势,首先是技术多元化。指纹识别技术由于其技术的稳定性,一直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应用热点,但由于其易被复制的缺陷,已无法满足生物特征识别的应用需求。近年来,随着人脸、虹膜和静脉等识别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其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未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将继续多元化发展。

其次,多生物特征融合技术广泛应用。由于客观条件变化的不可估计性,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往往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特例。而且在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领域,单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利用了多个生物特征,结合数据融合技术,不仅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而且扩大了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应用范围,降低了多生物特征识别系统风险,是未来生物特征识别应用领域的必然趋势。

最后,深度学习技术成熟应用。与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深度学习算法有更强的大数据拟合能力,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方面。不过,深度学习算法需要大量数据来保证在测试集上得到比较好的推广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成接下来研究重点。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本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的发展背景;全球生物识别技术行业的发展;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的发展;中国指纹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以及语音识...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李一凡
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758383
关注
179
文章
21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