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共图书馆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分析 数字化建设大势所趋【组图】
数字化建设大势所趋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纸制印刷、手抄资源已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传统公共图书馆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后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中的分布式数字媒体手段整合文本、视频、图像等信息资源向读者传递,让更多的读者学会使用多样化的资源手段完成资源获取。同时,还能够将诸多传统资源信息包括图书、期刊、地图、手稿、影像等资源数字化,为海量资源谋求更多的资源存储方式和资源传输策略。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不只是对读者服务方式有所影响,对馆藏建设、图书馆业务工作、图书馆评价体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图书馆的业务工作经历一场变革,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已由人与人、人与书的接触向人与计算机、人与网络的接触转变,传统的业务工作模式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能够有上述影响力,在于其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存储、资源共享和服务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云计算和云存储以及物联网的优势之上,具有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化、服务内容智能化的特征。
目前,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大多都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止时间不尽相同,但都在积极推动。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建设中东部地区位列第一,占比达到42.33%,其次是西部的33.86%,中部地区最少,占比仅为23.81%。
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也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正如火如荼。数据显示,2011-2016年,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首次突破2000TB,预计到2018年,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将达到2610TB。
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总量相呼应的是,我国数字图书馆资源发布总量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11年,发布量为504TB,2016年达到1873TB。预计2018年,数字图书馆资源发布总量为2447TB。
总的来说,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既能够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扩大读者范围,又能够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更好地利用物理空间。
数据存储空间云端化
对于今后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来说,未来主要有以下三大趋势:一是存储空间的云端化。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进展,资源数据量越来越大,存储空间将成为影响数字图书馆应用的主要因素。更加成熟的数据压缩技术及类似的数据加工技术等将使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随着数据云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数量云端化也是未来一个趋势。
二是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针对的是中文数据的处理,因此立足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不受国外控制的关键,但是我们必须正视欧美等国家是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发起者,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所形成的一些技术十分成熟,同样也是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所不可回避的,引进这些技术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三是版权要求更加严格。随着知识产权意识觉醒,版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版权问题解决不好将极大的影响和制约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及发展模式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发展环境;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必然性及发展策略;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及...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