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19:《便利店产业全景图谱》(附现状、竞争格局、发展前景等)
2016年12月,亚马逊推出AmazonGo,让无人便利店这一新零售业态进入公众视野。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无人零售货架累计落地2.5万个,无人便利店累计落地200家,无人零售这个新风口全年共吸引总额超40亿元投资。但从其当前发展现状来看,与当初预想相差甚远,业内人士认为,其核心不是“无人”,而是“便利”和“产品”,但目前的无人便利店和普通便利店相比,只是少了店员,其他方面并没有改变。
我国便利店行业起步晚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首创便利店原型,1948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并将店铺命名为"7-Eleven";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伊藤洋华堂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特许协议并在东京丰洲推出1号店。此后传统型便利店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零售业态,在日本得到了飞速发展,其特点也被发挥到极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中国,在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大中城市发展较快。随着石油巨头的介入,便利店在地域分布上更趋分散,加油站型便利店在欧美地区也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内地便利店起步较晚,1995年1月上海牛奶公司开设的可的食品便利店,为国内首家便利店。以及其后相继出现的7-Eleven,华联罗森便利店等。通常来说,便利店产业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包括供应商、物流、便利店和消费者。
便利店的出现源于超市业态进入大型化、郊区化后,消费者面临着时间、距离、商品、服务、支付等方面的不便。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SouthlandCorporation)将所售产品由冰块拓展至牛奶鸡蛋等商品,被誉为便利店的萌芽;1948年,由于店铺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1点结束,南方公司将店名更改为7-11,拉开现代便利店发展序幕; 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与南方公司签署特许经营协议,7-11进入日本;1979年,台湾统一超商与南方签署特许经营协议,7-11进入台湾; 2004年国内第一家7-Eleven店在北京开业;2017年第一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在上海营业。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逐渐运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各大电商巨头开始布局社区便利店,苏宁于2016年在南京推出直营模式的苏宁小店,面积80-200平方米,配备独立APP推进到家模式,满足购物、餐饮、本地生活服务等各类需求,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苏宁小店包括最主要业态社区店,因地制宜打造的CBD店、大客流店,2018年7月开设的无人店,四种各具特点的模式。
我国便利店行业发展速度快
便利店最早诞生于美国,成功于日本,是大型商超发展相对成熟后,从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具有单体占地面积小、布局密度大、距离用户最近、高频消费、对于电商抗击力强等特点。因此,相比其他零售业态,便利店零售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近几年增长态势强劲。
根据《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7年,我国便利店门店数从9.1万家增加至10.6万家,CAGR为8%;便利店日均销售额从3576元增加至4936元,CAGR为17%。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月5000家重点超市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同期5000家重点便利店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由于CPI处于相对高位,同时必需消费品有一定的消费稳定性,使得必需消费品渠道超市及便利店消费增速中枢仍保持较稳定水平。
从消费者购物行为设计上来看,传统的线下大卖场通过促销、量大价优的模式吸引人群进去逛,以一小部分商品的打折促销去兜售更多的商品从而赚取利润;简而言之,大卖场更看重消费者在卖场里逗留的时间,而便利店则更看重便捷高效。有调研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有超过六成的单身青年倾向于在便利店购买所需物品。同时,便利店不仅仅是提供便利,更是为单身人群营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品质、环境以及个性化的彰显。
另外,便利店主要提供生鲜速食、非生鲜食品、日用百货和其他生活服务,生鲜速食和自有品牌能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便利店的开店选址更接近消费人群、租金更高,提高生鲜速食和自有品牌的销售能够增强盈利能力。便利店是消费升级背景下新兴的零售业态,相对于传统零售业态,如超市,覆盖商圈更小,因此门店也需要更加密集。中国现有主要城市门店覆盖密度大多在3000人/店左右,密度较高且贴近消费人群,其中北京相对密度最大,达到9636人/店,其次是上海和成都。
我国便利店行业竞争激烈
从便利店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加油站便利店(如中石油的昆仑好客、中石化的易捷)以及传统便利店,前者在在地域广阔且汽车普及的欧美地区较为盛行,而后者则受人口密度、消费习惯及人均收入的综合影响。中石油的易捷和中石化的昆仑好客便利店依托于庞大的加油站销售网络,是国内最大的两家连锁便利店。而2000年前后本土便利店逐步崛起,经历近20年的成长历程,成为地方性龙头。美宜佳、天福、红旗分别是广东和四川便利店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走向全国,位列非石油系便利店前三位。
根据《2018年中国便利店行业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便利店数量突破10万家,市场规模到达1900亿元,行业增速达到23%。开店数和同店销售双增,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格局相对分散,2017年美宜佳的市场份额最高,达22.3%(不含石油系便利店)其次是天福和红旗。
电商巨头竞相布局,便利店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目前,我国便利店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向低线城市下沉不简单。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便利店开始尝试渠道下沉,进驻二三线城市。同时社区店作为最靠近消费者的商业形态,其对消费者触点最多,也最容易与消费者产生交互,无疑成为将成为新零售卡位激烈之地。
阿里2016年8月开出第一家天猫小店,目前开到数千家。2017年阿里系易果生鲜入股好邻居15%。腾讯系永辉旗下永辉生活店2018年第三季度末开到422家;2017年开始京东以京东便利店打开社区流量;2018年10月腾讯与高瓴资本投资便利蜂。天猫小店和京东便利店采取加盟改造路线,让传统夫妻老婆店通过"贴牌",接入京东或天猫门店系统,快速规模化"翻牌收编",而货源则分别来自京东新通路与阿里零售通。
面对不断高涨的运营成本,便利店企业开始增加新技术投入探索解决方案。过去一年,便利店行业在数字化变革方面突发猛进,传统便利店深入进行数字化变革,互联网巨头也进场建立数字化生态体系。中国便利店在智能门店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发展迅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我国便利店的营业额突破1900亿元,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我国便利店行业的市场规模将2900亿元,其发展前景可观。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便利店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便利店行业未来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