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张图了解2020年中国互联网+体育产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 疫情再次点燃产业热度
近年来,体育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趋势明显,大众健身服务产业、体育赛事服务业、体育制造业等均逐渐将互联网元素融入到产业当中,疫情的爆发再次点燃了互联网+体育产业。
“互联网+体育”是指以创新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为依托,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体育行业的发展之中,推动传统体育行业的产业链、市场业态及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的颠覆性创新与变革,提升体育产业的创新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体育产业发展新形态。
疫情再次点燃产业热度
2014年10月,国家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体育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体育产业新业态,鼓励体育与其他产业交互融通;同时放开体育赛事转播权的限制,让互联网新兴媒体加入各类体育赛事版权的争夺中。
2015年为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元年,多方相继涌入市场,体奥动力80亿元购买中超版权,PPTV、腾讯等纷纷入局版权争夺;李宁与小米合作推出两款智能跑鞋,开启李宁公司线下体验、线上消费的全新O2O运营新模式。
2016-2017年为产业快速发展期,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应用逐渐更多,资本相继涌入市场;2018年起,多家初创型企业暴雷,资金链断裂,行业进入洗牌期。
2019年底疫情的爆发让全国采取封锁措施,以Keep为代表的健身APP火爆,健身房转型开展在线直播课程,产业再次爆发。
健身APP不断涌现,体育用品加入互联网元素
其实,早在2016年,各种初创型企业就瞄准了线上大众健身市场,不同类型的健身软件陆续上线,有以运动+社交为主要功能的Keep、去动、FitTime等,也有以打造减肥、健康营养资讯平台的薄荷健康等。这些创新的运动健身方式逐渐吸引了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一代,2018年我国健身APP活跃用户规模就已经突破7000万人。
2019年,随着用户需求多元化发展,健身APP不断丰富APP内容提高用户粘性,如Keep搭建了家庭智能运动硬件与生活方式消费商城,2019年我国健身APP活跃用户规模已经接近9000万人。我国大众体育服务业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快速发展。
注:2019年为前瞻根据当年及往年的情况对其进行的测算。
大众健身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健身APP的成功让众多体育制造企业开始思索能否将互联网元素融入到体育器材和设备中,智能瑜伽垫、智能体重秤、智能指导显示器、智能哑铃等互联网+体育用品相继诞生。其中,深耕多年体育器材制造及销售的老品牌——英派斯,在传统健身单车上融入互联网技术,推出了DB01-CH实景单车,其可使用手机或pad连接蓝牙控制磁控阻力,实时获取健身数据,通过外接电视实景模拟骑行环境,并可进行线上进行骑行竞赛,增加运动乐趣。
随着移动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变得不可替代,专门用于记录用户身体状态的智能移动运动设备也如春笋般诞生,智能手环、智能跑鞋、智能运动手表等运动健身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迅速。
体育赛事服务与互联网完美融合
——赛事观赛互联网化
另一方面,互联网在我国体育产业的融合性也在我国体育赛事服务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体育赛事版权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腾讯体育、PP体育等互联网新兴媒体也逐渐夺得了国际体育赛事版权,腾讯甚至拿下了NBA 2015-2020年季赛的中国区新媒体独播权;PP体育则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国际顶级足球赛事。
也正因如此,我国球迷获得了更多元化的观赛方式和观赛体验。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在线上观看体育赛事。据易观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体育月活跃用户超过1.2亿人,其中通过数字媒介观看篮球赛事的月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足球用户超过2000万。
据PP体育联合苏宁大数据发布的《2019中超赛季观赛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超赛季240场中,总观赛人次就达到15.99亿,场均观赛人次突破666万,同比增长12.1%。
——互联网企业打造本土赛事IP
此外,由于我国缺乏顶级国际赛事IP,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本土体育赛事IP、提高本土体育赛事IP影响力,如腾讯通过自身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成熟的平台背景打造出自制赛事IP“超级企鹅篮球名人赛”、联合中国兵乓球队将国兵直通赛打造成“地表最强12赛”等;新浪则在流失NBA版权后发力先后打造了3x3黄金联赛、亚洲青少年冰球联赛等赛事IP。
体育场所互联网化
此外,为实现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更舒适的健身环境供国民进行体育锻炼,国家体育总局带头号召全国体育场馆“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公开、场地预订、赛事活动、赛事直播、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咨询指导和数字监理等功能融合在小程序中,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有效的体育健身信息以及为日后体育产业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第一批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试点,包括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街社区健身中心、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社区健身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社区健身中心等七个试点单位。
除了国家积极推进全国体育场馆“互联网+”,各大健身房品牌也加入到建设、改造或升级体育健身场所,如深圳超级猩猩便打造了24小时全自助式健身仓,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预约健身服务;威尔士健身打造了线上威尔士健身APP,该APP提供健身房信息查询、健身课程线上预约、健身社区交流服务等;中航健身推出微信小程序提供健身房信息查询、健身课程预约以及健身数据记录等服务;光猪圈健身推出了SUNPIG APP,提供门店健身预约、健身卡购买、运动数据记录和社区交流等服务。
互联网+体育衍生产品及服务相继诞生
体育衍生市场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的一大分支,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用户和消费者在线上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打造出了更加贴合大众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体育旅游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了体育旅游产品的宣传渠道,体育旅游产品不再局限于线下的传单、电视、广告宣传,而是可以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消费者通过移动端或PC端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产品,增加了产品与消费者的共鸣性,加快了营销的传播速度,减少了广告的投放成本。
京东金融利用互联网优势在火辣健身APP上开设卡路里银行,参与活动的用户通过完成火辣健身内的训练便可获得卡路里,并可利用卡路里值进行权益兑换,卡路里银行能够大幅提升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的黏性。
疫情冲击赛事服务业,但不改长期发展趋势
从短期来看,2020年全球疫情的爆发导致众多国际体育赛事无法按时举行,众多体育服务业均围绕赛事IP进行,我国体育赛事服务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过,疫情的爆发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大众健身服务业的发展,线上健身APP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在增长态势。
从长远看,在我国大力支持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背景下,“体育+”、“互联网+体育”模式不断被挖掘,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相继进入体育产业,Keep、去动、FitTime等健身APP等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未来我国体育服务业市场将会持续扩大。
此外,2022年冬奥会的即将举办、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会推进我国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整体上看,我国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第1章分析了全球及主要地区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第2章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以及主要城市互联网+体育市场的发展状况;第3章对互联...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