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1:《2021年中国卫星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卫星应用是指将卫星技术的成果及其开发的太空资源在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卫星应用是整个卫星产业链中的一部分。按所服务的对象分,卫星应用可分为军用、民用两大类;按技术领域和服务方式分卫星应用目前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
产业简介:上游卫星网络布局带动下游应用产业发展
卫星应用产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应用卫星研制生产已形成系列化,正在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卫星应用已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卫星产业链。在卫星应用上游领域,我国的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由少数企业所垄断。卫星制造包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卫星;卫星发射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电子、航天动力。卫星地面设备公司较多,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星、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南方测绘等。
在卫星应用下游领域,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分大力支持加速以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应用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建立完整的卫星运营服务、地面设备与用户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信息综合服务产业链,促使卫星应用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服务。
全球卫星产业:卫星通信应用落地早,规模大
——行业规模:整体规模增速下滑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迅速,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为3660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其中卫星产业总收入2710 亿美元,卫星产业总收入占全球航天产业规模的74%,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3-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保持逐年增长。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2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3%。从增长速率上来看,2013-2015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速快速下降,到2015-2018年,收入增速趋于稳定,保持在3%左右。2019年,受卫星服务业及卫星制造业收入下降影响,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同比小幅下滑,收入为2710亿美元。
——行业结构:地面设备及卫星服务业领跑细分市场
目前,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主要仍来自卫星服务以及地面设备制造业。其中地面设备,收入为1303亿美元,占比为48.13%;其次是卫星服务收入为1230亿美元,占比为45.44%;卫星制造的收入达到125亿美元,占比为4.62%,仍位列第三;而卫星发射服务仍居末位,年收入仅49亿美元,占比为1.81%。
——卫星服务行业构成:卫星通信应用最为广泛
2012-2017年,全球卫星服务业收入逐年增长,增速呈下降态势。2018-2019年,卫星服务业收入出现连续下滑,2019年收入规模更是被地面设备制造业反超,总收入为1230亿美元,较2018年下降2.8%。
从全球卫星服务业务收入构成来看,主要来自卫星电视直播和卫星固定通信,两者收入合计占卫星服务业收入的比重接近90%。其中,卫星电视直播收入为92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卫星广播收入为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收入为177亿美元,较上年减少1%;卫星移动通信收入为2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51%。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卫星宽带收入和卫星遥感收入均呈现出两位数增长:卫星宽带收入增长了19%,达到28亿美元,卫星遥感收入增长了11%,达到23亿美元。
卫星导航:北斗系统全面建成,产业落地加速
——行业发展:北斗建成,导航系统覆盖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是关系一国军事安全的“国之重器”,而当时的西方国家在几乎所有高科技领域都对中国实施严酷的技术封锁。比如,在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设备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对中国禁运1吨以上推力的振动平台,90年代后改为禁运5吨以上推力的振动平台,后又改为禁运9吨以上的设备。可想而知,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
目前,除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外,全球以建成的全球范围导航系统还有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以及欧洲伽利略系统(Galileo)。四大系统发展路径各不相同,特点各有千秋。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按照“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的发展思路,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市场规模:卫星导航总产值仍高速增长
随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导航产品服务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近年来,除测量测绘、数据采集等传统应用领域,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物联网、安全监测、自动驾驶、一带一路等领域得到应用和拓展。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一步融合深化。
2011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增长迅速,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
——产业构成:核心产业以及关联衍生产业同步提升
具体来看,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主要由与其直接相关的核心产业以及关联衍生产业组成。
2019年,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1166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33.8%。虽然受到多重客观因素影响,核心产值增速明显放缓,但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达到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终端设备:5G商用带来新的增长刺激点
终端设备方面,2019年,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据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其中4G手机3.59亿部,5G手机1376.9万部。
卫星通信:“天网地网”建设启动
——行业规模:卫星通信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卫星通信行业在国防科技、社会管理、大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发达国家维护国家安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改善民生生活、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商业化服务及国际化拓展,行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约为682亿元,预计2020年,全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23亿元。
——企业竞争:中国卫通龙头地位稳固
国内卫星通信服务属于高度管制行业,需要获得工信部运营牌照才能展开相关经营活动。目前国内拥有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牌照的仅有中国卫通、中国电信和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国内拥有第二类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牌照的仅有中国卫通、中国电信和中信数字媒体网络有限公司。其中中国卫通作为航天科技子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未来规划: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启动建设
2019年,中国电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项目试验试用系统第一阶段研发完成,由中国电科 54所牵头研制的“天象”试验1星、2星发射成功,是我国首个实现传输组网、星间测量、导航增强、对地遥感等功能的综合性低轨卫星。2021年,我国将发射天地一体主干网双星,启动“天网地网”阶段建设。预计2025年,我国天基网络初步形成能力,并与地面网络互联互通。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由天基骨干网、天基接入网、地基节点网组成,并与地面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互联互通,建成“全球覆盖、随遇接入、按需服务、安全可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成后,将使中国具备全球时空连续通信、高可靠安全通信、区域大容量通信、高机动全程信息传输等能力。
卫星遥感:全面启动商业化
——应用现状:遥感应用领域持续扩展
我国的卫星遥感应用从上世纪70年代突破空间技术开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向传统产业渗透,孕育出一系列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遥感应用不但在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卫星遥感已经在农业、林业、国土、水利、城乡建设、环境、测绘、交通、气象、海洋、地球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在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三河三湖治理、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交通规划与建设、海岸带监测及海岛测绘、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维护及区域经济调查管理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任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规划:卫星遥感商业化加速
2021年,我国共计划发射卫星25次,遥感卫星占据一半以上,高达17次。目前,我国遥感卫星在轨工作数量为99颗,其中商业投资64颗,占比高达65%(2019年之前我国商业遥感卫星仅占48%)。2019年以来共发射39颗商业遥感卫星,远远超过财政部投资遥感卫星8颗的数量。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背景、政策环境、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区域发展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卫星应用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卫星应...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