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减重药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利拉鲁肽销售额超16亿元【组图】
减重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东医药(000963.SZ)、恒瑞医药(600276.SH)、信达生物(01801.HK)、信立泰(002294.SZ)、丽珠集团(000513.SZ)、诺泰生物(688076.SH)、圣诺生物(688117.SH)、翰宇药业(300199.SZ)、爱美客(300896.SZ)、甘李药业(603087.SH)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减重药行业市场需求、肥胖症治疗方式及发展趋势
中国减重药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肥胖患者数量显著增加。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我国有超过50%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体重控制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
参考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预测2030年国内成年人肥胖率将达到23%;假设总人口0.21%增速(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其中>14岁人口占比82%(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至2030年肥胖人口将达到2.7亿。考虑到2022年国内仅奥利司他一款减重药获批,假设国内2022年减重药物渗透率为0.1%,假设随着上市药物增多,减重药将带来更好的疗效和依从性,同时医美观念接受度持续增加,2030年我国减重药渗透率将达到2.2%。
减重药治疗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肥胖治疗主要包括减轻和维持体重的措施和对伴发疾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根据肥胖及超重的程度不同,医学上通常采用阶梯疗法,即在超重且不合并其他与肥胖相关的异常情况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进行体重控制。当体重进展到肥胖范围时,则根据需求增加药物治疗。手术一般作为最后选择,仅在极度肥胖的患者群体中,推荐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或伴有血脂异常等其他并发症者的常用选择。由于肥胖症属于慢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因此,药物安全性成为治疗方案的首要考虑因素。目前,治疗肥胖的药物大多是通过抑制食欲、代谢率和能量吸收发挥抗肥胖作用。美国获批的减重药物主要包括奥利司他、芬特明/托吡酯、纳曲酮/安非他酮、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等;国内仅有奥利司他(进口原研药)、利鲁平(利拉鲁肽类似药,2023年7月获批)及贝那鲁肽(创新药,2023年7月获批)三款产品获批。
中国减重药行业产品分析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Glucagon-like Peptdie-1)是由人胰岛高血糖素基因编码并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属于肠促胰岛素家族,其分泌受进食活动调节,具有血糖浓度依赖性降糖效应。GLP-1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而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靶点。由于采用GLP-1靶点的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严重副作用较小,而且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目前已成为减重药市场的主力产品,其中又以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两大类产品为核心。
与单一GLP-1靶点相比,多靶点药物的开发将提供更大的治疗潜力。新的开发方向致力于将GLP-1RA与涉及能量和营养方面的其他治疗路径相结合,如与葡萄糖依赖的促膜岛素多肽(GIP)、调节能量代谢的膜高血糖素(GCG)等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其中,礼来公司是全球多靶点减重药研发的领先厂商,多靶点减重药物主要有替尔泊肽、玛仕度肽和瑞他鲁肽三大类。
中国利拉鲁肽销售额超16亿元
诺和诺德研发的利拉鲁肽原料药制剂最初在2009年7月于欧盟上市;2010年1月25日,FDA批准利拉鲁肽在美国上市;2011年4月13日,利拉鲁肽获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随着其化合物、制剂专利即将到期,目前国内已有7家仿制、7家生物类似物在研,进度较快的通化东宝、翰宇药业等已经报产。
利拉鲁肽是我国减重药市场中采用GLP-1靶点的“药王”产品。根据药智数据,2021年我国利拉鲁肽的销售额为16.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44%;2022年我国利拉鲁肽的销售额为16.02亿元,同比下滑5.15%,约占全球利拉鲁肽销售额5.9%。
中国减重药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多成因疾病,通常需接受长期治疗以减少肥胖相关疾病风险,因此抗肥胖药物的长期安全性被尤其强调。无论在抗肥胖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还是在获得批准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药物安全性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肥胖往往伴随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等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药物干预治疗中,需兼顾体重控制和多项代谢指标改善的作用,优先选择有综合代谢获益优势的药物。未来,能够为患者带来减脂和降压、心脑血管、肝肾保护等多重获益的药物将更能满足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和多元化需求。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生物医药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