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钢铁物流行业运行效率与供应链管理模型应用分析【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宝钢股份(600019.SH)、河钢股份(000709.SZ)、鞍钢股份(000898.SZ)、山东钢铁(6000022.SH)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与日本钢铁物流费用与钢材成品费用占比对比;中储智运提升钢铁物流运转效率情况;宝钢湛江钢铁智能原料厂提升钢铁物流运转效率情况等
中国钢铁物流行业运行效率现状
在钢铁生产方面,中国大部分钢材产能分布在华北地区,而在钢铁主要的下游客户需求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造船、家电、石化、交通和建筑等行业大多分布在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和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华南地区。钢铁供应和需求的错位导致中国钢铁销售物流产业整体承受着巨大时效和成本上的压力,如物流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火车和汽车等运力不足、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和人力资本成本上升而行业成本激增等现象。同时中国钢铁销售物流产业间不同企业在销售、运输、加工、配送、仓储等物流环节中还没有形成通常的流程,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导致钢铁产成品物流链断货或大量库存积压等问题,也阻碍中国钢铁销售物流产业物流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压缩。根据钢铁工业协会调查显示,中国钢铁流通业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钢铁物流费用与钢材成品费用占比,中国为15%-30%,而发达国家如日本,这一占比为8%~10%,中国钢铁企业物流成本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
智慧供应链赋能中国钢铁物流行业案例
——中储智运数字工厂
根据中国经济信息中心江苏中心,我国钢铁物流周期漫长,多式联运需求迫切。截至2022年,钢铁的海运及铁路运输占比高达70%。然而多式联运对货物中转运输的要求较高,等待、调度、规划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容易造成等待时间过长,车辆利用率降低等,同时行业信息化滞后制约物流集约化发展,如卡车司机有时要在厂区等待几天才可能装货,到了装货环节,也可能出现装卸货路线复杂、厂内二次拥堵等情况。
而中国物流集团旗下的中储智运通过对钢企厂区数字化改造升级,厂区承载货物周转能力提升60%;车辆平均等待时间由24小时缩至1.5小时;通过平台智能匹配,车辆利用率提升40%;偷换货、盗货等事故率降低至千万位级,综合运营管理效率提升10%。同时,在多式联运方案方面,依托平台在国内重要城市为节点搭建全国运输服务网络,以及整合的300多万台社会化运输车辆,可实现调运钢车超160万辆,钢铁运输线路达2万余条,并提供定制化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及服务,达到“商流”和“物流”的有机统一。
——宝钢湛江钢铁智能原料场
宝钢湛江钢铁智能原料场工程采用先进的3D扫描及云图处理、超声波测距、RFID定位等技术,建设了数字化料场、无人堆取料机,生产决策支持等子系统,降低岗位人力需求60%以上,提升料场堆取料设备作业效率20%以上。
协同规划、预测与补给(CPFR)供应链管理模型在钢铁物流行业的应用
——CPFR模型的特点分析
CPFR模型是指联合规划、预测与补给模型(CoIIabaratice PI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Ienishment CPFR),是利用互联网通过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共同做出商品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连续补货的系统。CPFR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它帮助合作伙伴建立准确预测和高效的补给计划,使其在高水平的服务上扩大销售并降低库存。CPFR模型的特点主要包括协同性强、规划性高、可预测、补货及时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CPFR模型在钢铁物流行业应用的建议
基于CPFR的供应链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从“赢利与损失”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确立“赢利与赢利”合作关系的转变。当然仅仅转变观念是不够的,还要将新观念注入到行动中去,要为供应链成功运作提供持续保证和共同承担责任.无论企业扮演哪个角色,合作伙伴都要坚持自身的保证和责任。
在应用层面,首先应当认识到,CPFR根本上是流程问题,而非科技。同时,还需要注意到人与流程的配合。最后,应当注重在导入企业的时候,遵循循环渐进的模式。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钢铁物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钢铁物流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