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3: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研发对比、企业排行、业务布局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诺诚健华(09969)、诺思兰德(430047)、传奇生物(LEGN)、药明巨诺(02126)、科济生物(02171)等
本文核心数据: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竞争格局;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竞争梯队;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市场集中度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业务的公司超过100家,其中复星凯特和药明巨诺均有产品上市,另外,研发管线数量靠前的有:纽福斯、本导基因、锦篮基因、新芽基因、辉大基因、康弘药业、本元正阳、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诺思兰德等。临床阶段靠前的有:三生制药、天达康基因、信念医药、达博生物、华邦健康、纽福斯、诺思兰德、济群医药、人福医药、东方略生物、索元生物、信立泰、本元正阳、恩多施生物、贵州百灵、本导基因、北海康成、康希诺、博雅辑因、嘉因生物、舒泰神、天泽云泰、达博生物等。
从业务关联度角度来看,目前诺诚健华(09969)、诺思兰德(430047)、传奇生物(LEGN)、药明巨诺(02126)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业务关联度在95%以上,主营业务均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的销售、定制化服务等。第二梯队为博雅辑因、亦诺微医药等;其次是复星凯特、纽福斯、滨会生物等。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市场集中度
通过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技术领域的主要申请人持有专利的数量,帮助了解历年来,该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垄断性。2010-2020年,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专利申请人CR10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47.83%波动下降至2020年的11.31%,2021年至2022年,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专利申请集中度有所提升。整体来看,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专利申请人集中度不高。
注:统计口径说明:市场集中度——CR10为申请总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其中,有联合申请时,专利数量不会被去重计算)。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市场排名
2023年3月,CGCS组委会联合相关机构发布了“2023 CGCS重磅榜单”,包括最具潜力CGT CRO、最具潜力CGT CDMO、TOP10CGT工艺与生产服务商等。其中,Novotech荣获TOP10最具潜力CGT CRO榜首;高腾生物荣获最具潜力CGT CDMO榜首;东富龙荣获TOP10CGT工艺与生产服务商榜首。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根据代表性企业披露的数据来看,我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毛利率总体较高,同时部分企业存在亏损情况。从相关业务业绩来看,复星医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相关业务营收达到36.99亿元,业务占比为17.29%,业务毛利率为79.54%。
注:该图表数据更新至2023年上半年。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上游以原材料、制药设备为主,其中生物反应器为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最核心且最关键的设备,随着制药装备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和国家政策的鼓励,制药装备企业的研发投入将不断加大。国内制药装备企业持续进行产品升级,整体制药装备的质量和性能快速提升。未来中国制药企业的设备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形成对进口产品的逐步替代,并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龙头企业展开竞争。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将有所提升。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下游主要是医院、个人消费者等,行业对下游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强。随着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相关产品的获批上市,行业的吸引力和参与热情也逐渐升高,但是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人才壁垒等,门槛较高,潜在进入者威胁一般。我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属于新兴产业,技术壁垒较高,行业替代品威胁较小。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内现有企业数量并不多、市场集中度不高,行业整体竞争程度是适中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行业发展轨迹及实...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