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4:《2024年中国人工耳蜗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业链;发展历程;竞争格局;发展现状
行业发展概况
——定义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电子设备,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板系统直接兴奋听觉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轻度到重度失聪患者的听觉功能。近年来,随着Wi-Fi、蓝牙等新技术的发展,人工耳蜗装置发展较快,已经从实验研究阶段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是目前运用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助听装置。
大多数人工耳蜗设备由植入体和外部装置组成。外部装置包括麦克风、言语处理器以及用于向植入部分发送指令的发射线圈三大部分,植入体由信号接收及解码模块、电极阵列两大部分组成。
——产业链剖析
人工耳蜗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中游人工耳蜗研发生产、下游销售渠道及应用终端三大板块构成。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硅胶材料等;中游主要包括人工耳蜗植入体以及人工耳蜗外部装置的研发生产;下游主要包括各类医疗机构及患者。
目前,国外人工耳蜗制造企业主要有澳大利亚科利耳、美国领先仿生有限公司(Advanced Bionics)和奥地利美迪医疗电子仪器公司(MED-EL),这三家公司人工耳蜗产品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人工耳蜗制造企业主要有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国产化阶段
人工耳蜗发展历经研发萌芽期、产品发展期、国产化阶段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人工耳蜗行业发展正处于国产替代阶段:1995年,中国首位人工耳蜗植入者出现;2006年中国企业诺尔康购买了加州大学人工耳蜗技术专利;2011年,上海力声特取得中国首个耳蜗产品注册证。
行业政策背景:多项利好政策促进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与地方逐渐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促进行业发展。从政策类型看,主要涵盖康复救助政策、医保政策、发展政策、规范政策、集采政策等五个类型方向。由于人工耳蜗价格甚高,政策补助对行业的影响较大,通过近些年逐渐出台的利好政策可预见未来将有更多鼓励人工耳蜗行业发展的政策,更多患者将选择人工耳蜗。
由于人工耳蜗的价格较高,中国的一般家庭负担困难,而医保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升消费意愿,驱动行业市场扩容。在医保政策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将人工耳蜗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但上海、安徽、山东、浙江等多个省市已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甲类、乙类进行管理,减少患者医疗负担。未来在医保系统不断健全的大环境下,医保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手术费用降低,人工耳蜗市场将实现扩容。
行业发展现状
——注册情况:产品获批数量整体上升
截至2024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颁发48张人工耳蜗产品注册证,其中,截至2024年1月,已有18张注册证到期,当前人工耳蜗产品有效注册证为30张。从注册趋势来看,2011年以来,人工耳蜗产品获批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人工耳蜗市场逐步活跃。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听力损失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人工耳蜗植入已经成为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者神经性聋的标准治疗方法。但人工耳蜗价格昂贵,目前渗透率极低,据了解,2022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量约为1.3万例。根据Frost & Sullivan公司数据,2022年,我国人工耳蜗市场规模达9.5亿元,2023年约超1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浙江、上海引领行业发展
近年来,浙江积极发挥产业政策、补贴政策等对人工耳蜗行业的助推作用,政策颁布数量领先全国;此外,上海、浙江汇聚了我国力声特、诺尔康两家龙头企业,在优势企业及技术水平上遥遥领先。从政策数量、企业分布、技术发展等维度综合评估,浙江、上海发展优势较为明显,未来将引领国内人工耳蜗行业发展。
——企业竞争:进口品牌占据主要市场
全球人工耳蜗市场,三大人工耳蜗企业占据全球市场超过90%的份额,分别为澳大利亚的科利耳(55%)、美国的Advanced Bionics(20%)和奥地利的MED-EL(20%),这三家公司人工耳蜗产品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国产人工耳蜗产品也在逐渐发展,目前国产人工耳蜗有诺尔康人工耳蜗(NUROTRON)、力声特人工耳蜗(LISTENT)和爱益声人工耳蜗(AIC)三个品牌,其中诺尔康(Nurotron)作为中国第一家规模性上市销售人工耳蜗的企业,目前已占到国内约20%的市场份额。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发展趋势:定制化、智能化为主要发展方向
从临床应用上看,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耳蜗都是通过电流刺激听觉神经,无法避免电流扩散导致的极间干扰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工耳蜗的言语辨别,因此人工耳蜗行业未来发展或更多关注精确性好、保真度高、多余刺激少的光学人工耳蜗。从发展趋向看,未来,定制化、智能化为主要发展方向。
——驱动因素:需求端、政策端、社会端三轮驱动
近年来,在需求端、政策端、社会端的持续助推下,人工耳蜗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在需求端,庞大的听力残疾群体带来了巨大市场需求,但是我国人工耳蜗渗透率较低,市场需求远未被满足;在政策端,国家与地方出台康复救助政策、医保政策、发展政策、规范政策、集采政策等系列利好政策,促进行业发展;在社会端,人工耳蜗植入受到民间公益机构和社会慈善团体重点关注,有助于提升人工耳蜗市场渗透率。
——发展前景:人工耳蜗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近年来,在需求端、政策端、社会端的持续助推下,人工耳蜗行业快速发展,前景广阔。根据Frost & Sullivan公司预测,2020年到2025年,人工耳蜗市场规模将以18.8%的年复合增速快速增长;2025- 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年复合增速将达12.9%。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双边人工耳蜗植入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以产量、销量、消费、进出口等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双边人工耳蜗植入市场,并涵盖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双边人工耳蜗植入未来发展的影响。全球与中国市场主要企业产品特...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