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氢能源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石化(600028.SH)、华昌化工(002274.SZ)、中国旭阳集团(01907.HK)、东华能源(002221.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氢能源矿产量占比;中国氢能源矿资源储量分布;氢能源行业市场集中度等
中国氢能源行业企业竞争现状
根据《中国新能源企业排名2023》,2023年中国氢能源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主要为亿华道、国鸿氢能、重塑集团等,主要细分领域包括氢燃料电池、氢储运等。
注:上述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氢能源行业区域竞争现状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氢能源产业链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例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以及广东省。此外,中部地区如河北、湖南等省份也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分布。部分氢能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如内蒙古等也有企业在当地开办。
中国氢气生产市场集中度
目前,中国为全球第一产氢大国。2012-2023年,中国氢气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氢气年产量已达3550万吨。其中,中国石化和国家能源集团是国内氢气产量最大的两家企业。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分别年产400万吨和445万吨的氢气,也是国内的氢气主要使用主体。
中国制氢行业市场集中度
据能景研究统计,2023年全年中国制氢电解槽市场中,获取订单量前3的厂商分别为阳光电源、派瑞氢能、隆基氢能。前3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均在20%以上,合计约占70%,与上年度前3家占据的市场份额相近(约72%)。
注:仅限国内项目订单,不包含出口订单。
中国氢能源行业企业竞争力对比
在氢能源产业-氢气制取的上市公司中,氢能业务的占比普遍较低,仅凯美特气占比较高,其原因在氢能在我国近几年才开始火热,大多企业通过自身业务制取氢气来发展氢能板块,氢能专项业务开展时间较短,和自身主营业务相比并未形成较为突出的业务成绩。同时,大多数布局区域受地域限制原因,主要分布在自身业务领域范围内。
中国氢能源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首先,由于上游原材料供应较为充足,原材料及设备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氢能源制氢企业的后向一体化能力较强,因此对于氢能源行业的企业来说,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基于国内的电解技术水平尚未得到明显突破,国内PEM电解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内以传统碱性电解技术为主生产的氢气产品同质化现象较明显,整体来看,中国氢能源行业的下游议价能力较高。从行业吸引力和进入壁垒来看,尽管氢能源行业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高,但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产业长期规划的发布利好氢能源行业发展,尤其是能源电力等企业的吸引极大。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布局氢能源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大。氢能在各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发展初期,与石油等能源的竞争力尚有不足,目前来看,氢能源的替代品风险仍较大。通过对竞争者数量、市场集中度、退出壁垒多个方面的分析,中国氢能源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适中。
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国氢能源行业五力竞争总结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氢能源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氢能源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氢能源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氢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