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收藏!2025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技术竞争格局(附区域申请分布、申请人排名、专利申请集中度等)

分享到:
20 袁业 • 2025-02-06 12:00:5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814G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GoPro, Inc.(GPRO);Garmin Ltd.(GRMN)等

本文核心数据:技术来源国、专利申请人排名、专利申请新进入者、市场最高专利价值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搜索关键词: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及与之相近似或相关关键词;2)搜索范围:标题、摘要和权利说明;3)统计截至日期:2025年1月12日;4)若有特殊统计口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1、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技术区域竞争格局

(1)技术来源国分布:中美占比最高

目前,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技术主要来源于中国,中国大陆以15880项专利领先,反映出其在该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美国位列第二,拥有2304项专利,显现出较强的技术竞争力。韩国、日本和德国分列三到五位,但与中国的专利数量差距显著。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印度、英国和中国台湾)的技术贡献较为分散,专利数量普遍较低。表明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仍具备较为广泛的技术分布,但整体上中美占据主导地位。

图表1:截至2025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技术来源国分布情况(单位:%)

统计说明:①按每件申请显示一个公开文本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公开日最新的文本计算。②按照专利优先权国家进行统计,若无优先权,则按照受理局国家计算。如果有多个优先权国家,则按照最早优先权国家计算。

(2)专利申请趋势:中国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从2014-2024年的专利申请趋势来看,中国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始终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16年达到峰值,自2017年后申请量逐年下降。美国的专利申请量自2014年起持续下降。总体来看,中国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保持绝对优势,但呈下降趋势,而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的创新活跃度显著降低,技术竞争格局逐渐集中于少数国家。

图表2:2014-2024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技术来源国专利申请量趋势(单位:项)

统计说明:①按每件申请显示一个公开文本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公开日最新的文本计算。②按照专利优先权国家进行统计,若无优先权,则按照受理局国家计算。如果有多个优先权国家,则按照最早优先权国家计算。

(3)中国区域专利申请分布:各地区专利申请量在2016年前后普遍达到高峰

从中国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的专利分布来看,广东以4107项专利领先,显示出其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的强大优势。江苏和北京分列第二、第三。浙江和上海紧随其后,进一步凸显了长三角地区在行业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整体来看,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华南及华东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图表3:截至2025年中国当前申请省(市、自治区)手持智能影像设备专利数量TOP10(单位:项)

统计口径说明:按照专利申请人提交的地址统计。

从趋势上看,2014-2024年间,广东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显示其在行业中的持续创新能力。江苏自2010年后一直排名全国前三,2016年达到峰值。北京、浙江和上海等地区也在2016年前后达到高峰,但随后专利申请量普遍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各地区在2016年前后创新活跃度达到巅峰,此后专利申请量普遍进入下降通道,反映出行业整体创新动能有所减弱,区域分布仍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主导。

图表4:2006-2024年中国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专利地区申请趋势(单位:项,%)

统计口径说明:按照专利申请人提交的地址统计。

2、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技术申请人竞争格局

(1)申请人数量趋势:研发热度有所放缓

2006-2024年间,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的申请人数量和平均申请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申请人数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反映出行业参与者逐渐减少。平均申请数量自2012年起显著上升,在2014-2016年间达到较高水平,显示出这一时期行业研发热度较高。自2017年起,平均申请数量逐步下降。总体来看,2014-2016年是行业技术研发的高峰期,此后申请人数量和研发热度均进入下行通道,反映出行业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和竞争压力加大。

图表5:2006-2024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专利申请人数量趋势(单位:人,人/项)

注:相同申请人的不同名称被合并统计,包括该申请人进行专利申请时不同语种的申请人名称,以及该申请人的工商别名;有合作申请人比较多的话,比值结果可能小于1。

(2)专利申请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不高,CR10波动下降

2006-2024年间,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的专利申请人集中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18.9%逐步降低,到2021年达到最低点(6.7%),随后略有回升,2024年为7.5%。这一趋势表明,行业内的研发参与者更加分散,头部申请人的主导地位逐渐削弱。尤其是2012年之后,集中度持续低于10%,反映出行业进入更多新参与者,竞争更加激烈,技术创新分布更为广泛。尽管近年来集中度小幅回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图表6:2006-2024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专利申请人集中度-CR10(单位:%)

统计口径说明:市场集中度——CR10为申请总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其中,有联合申请时,专利数量不会被去重计算)。

(3)TOP10专利申请人

——总量及趋势:近两年顶尖申请人专利量逐渐减少

在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中,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主要以中国企业为主。其中,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342项专利领先,显示其在行业技术研发中的主导地位。国家电网公司和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列第二。总体来看,中国企业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的专利布局占据主导,集中体现了国内创新驱动的发展趋势。

图表7:截至2025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单位:项)

注:未剔除联合申请数量。

2014-2024年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的主要专利申请人中,企业专利申请量总体呈现波动和下降趋势。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年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在2023年表现较强。国际企业如三星电子和索尼公司的专利申请量整体较低,且逐步萎缩。总体来看,顶尖申请人专利量普遍在2018-2020年间达到峰值,此后逐渐减少,这反映出行业技术竞争加剧,企业研发重点从数量转向质量,更多关注技术应用和转化价值。

图表8:2014-2024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趋势(单位:项,%)

——专利技术分布:H04N、G03B和F16M是多数公司的主要布局方向

从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主要申请人的技术布局来看,各公司在技术方向上各有侧重。其中,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F16M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最多,其次是G03B和H04N,显示其在影像设备的硬件设计和图像通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更注重G06T和H04N方向的研发。总体来看,各申请人在H04N、G03B和F16M领域具有较高的专利集中度,这些领域成为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的核心技术方向。

图表9:截至2025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技术分布情况(单位:项)

(4)全球申请人类型:企业和学校为主要申请人类型

从2014-2024年的专利申请人类型分布来看,企业始终是手持智能影像设备领域专利申请的主力。学校申请人的专利数量相对稳定。科研单位的专利申请量总体较少,但在2020-2023年间有小幅增长。机关团体的申请量波动较大,2019年之后数量略有增加但规模较小。个人申请人的专利数量逐渐萎缩。总体来看,企业和学校仍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创新热度有所减弱,而个人和机关团体的贡献则逐步减少,行业研发活动更加集中于机构化和组织化创新。

图表10:2014-2024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行业不同申请人专利申请趋势(单位:项)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摄影和影印设备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摄影和影印设备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摄影和影印设备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本报告以产量、销量、消费、进出口等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摄影和影印设备市场,并涵盖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摄影和影印设备未来发展的影响。全球与中国市场主要企业产品特点、...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9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袁业
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3500920
关注
497
文章
20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