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生物育种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布局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隆平高科(000998.SZ);大北农(002385.SZ);牧原股份(002714.SZ);益生股份(002458.SZ)等
本文核心数据:生物育种行业竞争派系;生物育种行业市场排名;生物育种行业市场集中度
1、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竞争派系
从中国生物育种行业代表性厂商主营业务构成情况来看,中国生物育种行业主要可以划分为植物生物育种和动物生物育种两大派系,其中,植物生物育种代表性企业包括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等;动物生物育种企业主要包括益生股份、牧原股份等。
2、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市场排名
当前,植物育种占据我国生物育种商业化发展的绝大部分,以植物育种为例,2024年10月30日,根据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简称“全国种子双交会”)披露,2023年度中国种业企业商品种子销售总额前20强情况如下:
3、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市场集中度
当前,我国生物育种行业内部参与者相对较多,行业内部竞争相对分散。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头部厂商在产品研发上占据着技术优势,育种产品相较于中小企业而言更具优势。总体来看,中国生物育种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总体偏低,但行业以头部企业为主导,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4、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企业布局情况
我国生物育种领域厂商主要围绕企业的重点育种基地进行布局,并向周边地区开展辐射,形成产品销售网络,其中隆平高科、农发种业、敦煌种业等厂商的产品已走向全球市场。
5、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在生物育种产业链的上游,我国高端育种研发设备生产企业和高端研发试剂企业较少、议价能力较强,而普通研发试剂和化肥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多、议价能力较弱,总体来看上游供应商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在生物育种产业链的下游,需求来源于众多农业和畜牧业企业,虽然需求规模大,但目前我国生物育种产品质量仍有待提升、同质化程度较高,总体来看下游消费者也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在生物育种行业内部,随着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市场竞争者不断增加且集中度较低,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近年来生物育种逐渐演变为技术、人才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对新进入者的要素投入要求较高,且由于设备专用性、折旧成本等原因退出壁垒也较高,因此潜在进入者造成的威胁程度一般。生物育种是培育优良生物的生物学技术,是对常规育种的升级换代,目前被替代的威胁较小。
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5代表最大,1代表最小,目前我国生物育种行业五力竞争总结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生物育种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生物育种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生物育种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