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市场决定中国不可能拍出科幻“大片”

分享到:
20 宋阳 • 2014-12-09 12:33:52  来源:新浪博客 E1071G0

随着时间进入十二月,国内院线迎来了历年传统意义上国际大片绝迹江湖的两个月。按照历年的惯例,尽管圣诞档期是北美标准魔幻大作的上线时点——比如哈利波特、指环王、霍比特人都选择圣诞档上映。但国内出于贺岁档保护的惯例,通常会将国外作品延后到3月上映。但是国外新片的绝迹江湖,却仍然无法阻挡好莱坞的吸金狂热,上周的最新票房统计显示,诺兰的星际穿越尽管周票房降幅达到40%,但仍然维持三连冠的态势,累计票房总额达到6.7亿。

好莱坞科幻在国内院线斩瓜切菜般的吸金在近年来达到峰值——漫威系列、变形金刚、星际穿越,就连吕克贝松的玩票作品超体都取得2.2亿的国内票房。科幻热直接催生的是国内资本的活跃。被誉为是中国科幻最强音的《三体》系列在日前宣布获得电影改编,将以六部曲的形式呈现大银幕。原本笔者是忠实的科幻及刘慈欣粉丝。但是就个人而言却非常不看好《三体》的改编,容我妄下一句断言——三体成片之日,将是中国科幻产业承受巨痛之时。

这种判断并非针对导演、编剧,而是从整个产业的客观角度来说,中国的电影市场并非是“不去拍好的科幻作品”而是“根本不可能拍出好的科幻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对比中外的科幻电影制作,中国真正缺的是什么?是导演吗?显然不是,中国的五、六代电影人对于大场面和人性、情感等题材的掌控已经得到了市场的检验。是题材剧本吗?不是,老一辈的三巨头刘慈欣、王晋康、何宏伟,新一代的则有凌晨、刘维佳、柳文杨、米一、潘海天、星河,中国不乏拿得出手的科幻作家,更不乏过硬的电影素材。中国缺的是什么?是文化吗?诚然科幻在中国仍然常年被打上“低龄”的标签,然而要知道,当年美国的漫威、DC也同样是以低龄市场为主逐步成长成当前的王朝。

那么中国科幻缺少的是什么?是技术?美国的科幻作品好看确实是很大程度上依托了其特效技术实力,但是市场是开放的,中国完全可以使用美国的特效公司,为什么不用?这里面就是更深层的问题!事实上,制约中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不在于导演、剧本、文化,甚至不是技术,而是市场!

不要看到中国的电影热,就真的以为国内的电影市场已经能够容纳下科幻作品。恰恰是因为近几年的国际科幻大片的热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观众的口味,经济学上这叫边际效益递减。因此,传统的国产廉价特效反而已经无法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那么特效升级怎么样呢?自寻死路!

要知道目前特效的成本实际上是好莱坞制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比重,而这种成本使中国电影市场所无法负担的。

市场决定中国不可能拍出科幻“大片”

什么意思呢。好莱坞制片厂之所以能够运用如此高昂成本的特效技术,实际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海外发行市场的支撑。举几个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例子,去年的《环太平洋》,今年的《美国队长》和《变形金刚4》可以说是标准的科幻大作,这三部电影无不出现了海外票房大胜本土票房的状态。

而作为今年的科幻“神作”,诺兰版爸爸再爱我一次——《星际穿越》的美国外票房高达3.952亿美元,全球总票房达到5.423亿美元,折算一下,美国本土票房大约是1.47亿美元。要知道,当初华纳给了总共的成本是3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依托美国本土票房,其根本无法收回成本。

为什么要说这个现象呢?因为中国目前的电影产业,其海外发行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是非常之差。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2014文化蓝皮书》显示,中国在近年来海外发行电影的总票房,几乎只能达到国内票房总额的十分之一,这种情况,与国内电影传媒的高速膨胀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而这种巨大的反差背后,就凸显了一个问题——美国好莱坞科幻制作,其巨大的特效成本,可以依托海外发行、海外票房来进行平抑;但是中国的国产电影,如果使用好莱坞级别的特效水平,其巨大的成本根本不可能完全依托国内市场填补,可以说必然会面临亏损的状况。

而说句更主观一点的话,中国的科幻作品中,《三体》绝不是适合“新手”上手的。科幻里面有个现象,就是格局越小越容易掌控——这也是为什么斯皮尔伯格和诺兰拍到最后无法脱离温情路线的原因。《三体》的构架和恢弘的想象力太过繁复,大刘说过国际导演不愿意接,个人认为并非作品不好,而是不适合电影化。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制片方投资三体,更像是一种作秀和宣传的跟风,甚至于缺少对于科幻产业的认知和敬意。

在这种格局下,就容我妄下句断言——三体一旦成片,很可能会成为“高投资高亏损”或者“低投资砸招牌”的两边不落好。而一旦出现任何一种情况,都必然导致中国的科幻题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敢于问津——如此一来,一个看似提振整个科幻产业士气的影视化动作,实际上就成为了跟风企业大跃进之下,对于中国科幻最为沉重的一次打击。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市场 科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宋阳
CCTV证券资讯频道策略研究中心分析师
56160
关注
25
文章
34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