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策略分析

分享到:
20 陆澜清 • 2016-01-15 11:42:0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696G1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高达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提升至 1.55%。与此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3.1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达到1.35%。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已超过1%的拐点。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开始由产业导入期向产业成长期转型。

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成长期,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特斯拉、宝马等外资企业将加快涌入,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为适应这种形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紧密结合消费者需求,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并通过加强技术研发、融合新兴技术等手段,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使用便利性,积极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主体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企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进入产业成长期,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主体作用还不够突出,主要表现为一些新能源汽车产品过于依赖补贴、市场竞争力不强、配套服务滞后等。具体来看,不管是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还是关键零部件企业和充电服务企业,其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大批量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企业层面来看,虽然我国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开始批量生产,但其中不乏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进行逆向开发和依旧使用传统燃油汽车底盘的企业。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我国在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一体化与平台化、轻量化设计技术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装置、混合动力总成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在汽车智能与网联技术方面,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尚处于道路试验阶段,而欧、美、日的一些企业已推出多款具有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对于关键零部件企业,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已开始产业化,但其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仍需进一步优化。相对于国际先进技术,我国在动力电池原材料技术、大规模生产控制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以及驱动电机控制器设计等方面仍存在短板。虽然我国动力电池模块能量密度已达140瓦时/公斤,成本已降至2元/瓦时以下,但只有当其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0.8元/瓦时以下时,新能源汽车才能实现与传统燃油汽车直接竞争。

从充电服务企业来看,我国充电服务企业数量较少,性质相对单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就数量来看,我国形成一定规模的充电服务企业数量较少,主要有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万帮充电、特锐德等。就企业性质来看,我国早期的充电服务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加快之后,才开始有万帮充电等民营企业进入。就服务体系来看,现有充电服务企业的充电桩数量多在1万个以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发达城市。其中,一些充电服务企业尚未建立在线管理服务平台,不利于消费者寻找和使用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型的措施建议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汽车市场的比例超过1%,还意味着消费者掌握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信息更加充分,对不同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优势、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等关键信息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因而,下一阶段将是消费者主动选择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时期。面对这种趋势,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努力打造具有性能和成本优势的产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立足之地。这里提出四方面建议:

一、强化技术研发

由于能源供给系统和动力系统等核心部件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本质区别,新能源汽车需要基于新的底盘进行重新设计,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以正向开发为导向,加强全新的电动化底盘开发,积极推进全新车型开发,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水平。以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的全面赶超为方向,加快突破整车动力系统集成、动力电池大规模生产控制及系统集成、驱动电机控制器设计等技术短板,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加强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技术研发,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提高提供支撑。

二、创新商业模式

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创新是促进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产品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体验店+ 网络直销”的营销模式,特斯拉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而浙江康迪则依靠分时租赁等创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快速推广。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注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企业需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准确界定目标消费者群体,加强与租赁服务企业和网络运营平台之间的合作。充电服务方面,商业模式创新匮乏是制约充电服务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充电服务企业亟须聚焦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充电需求,以商场、车站、机场、宾馆、旅游景点等商业性公共区域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可持续的充电服务模式。

三、提高服务能力

针对快速扩张的消费者需求,新能源汽车企业需加强产品销售、维护等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完善现有新能源汽车销售、维修网络,在新的推广城市和区域建立集新能源汽车体验、销售、维修、维护于一体的服务网络,保障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动力电池回收方面,《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 )》已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主体。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需积极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等相关主体合作,加快建立以区域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点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

四、融合新兴技术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体,电动汽车是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重要载体。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应积极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和网联化,聚焦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人机交互与共驾技术和数据安全及平台软件开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此外,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应注重在车辆购买和使用等环节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而优化商业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例如,通过与中兴通讯、滴滴打车等平台合作,开展租赁服务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不仅能够提高车辆预约、车辆监控、车辆维护、支付结算等环节的效率,还能加快租赁服务的拓展,其商业模式将得到优化。通过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充电服务企业将能够实现充电桩智能定位、过充保护、远程充电等功能,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将大大提升。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 q1 我要投稿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陆澜清
观察员
3798922
关注
1066
文章
345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