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我国新能源发展制约瓶颈分析

分享到:
20 陆澜清 • 2016-03-15 17:08:5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762G0

3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2016)》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正陵表示,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全球领跑者。2015年,我国新能源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双创新高,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容量首次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

同时,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根本原因有四点:新能源开发与市场不匹配、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不足、电源结构不合理、政策机制不健全。

白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7 亿千瓦,超过全球的四分之一。国家电网调度范围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1664万千瓦、3973万千瓦,国家电网是全球范围内接入新能源规模最大的电网

白皮书称,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支持和服务新能源发展,围绕电网建设、运行消纳、并网服务、技术创新等开展了大量工作。在电网建设方面,2015年,国网新能源并网及送出工程投资96亿元,新增新能源并网及送出线路3797千米,满足了新增313个风电项目、1708个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并网需要;在调度运行方面,2015年,国家电网提高新能源跨省跨区交易规模,新能源跨省跨区外送电量29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4%;在技术创新方面,2015年,国网投入新能源技术研发3.01亿元,同比增长5.5%,开展71项课题研发,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

风力发电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尽管国家电网公司在服务新能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来自国内新能源开发企业的数据显示,2015年却是弃风、弃光问题最为严峻的一年。一方面是中国新能源全球领跑,另一面是中国新能源严重浪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如何破解?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弃风、弃光现象,根本原因有四点。一是新能源开发与市场不匹配;二是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不足;三是电源结构不合理;四是政策机制不健全。

新能源开发与市场不匹配,造成部分地区消纳空间不足。我国新能源装机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而用电负荷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三北”地区负荷需求小,新能源消纳的市场容量有限。加之近年来,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电源持续快速增长,总体呈现电力供大于求局面。目前,全国新能源装机占最高用电负荷和总装机的比例分别为21%、11%,而新能源集中开发地区远高于全国水平,蒙东新能源装机占最高用电负荷和总装机的比例分别为171%、35%,甘肃新能源装机占最高用电负荷和总装机的比例分别为143%、40%。

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不足,便难以实现在更大范围消纳新能源。现有输送新能源的通道能力只有1400万千瓦,占新能源装机比重不足10%。“三北”地区7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目前仅建成了±800千伏哈密-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2015年5月核准开工,计划2017年投产,比酒泉风电基地建设滞后2~3年。

电源结构不合理,致使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我国“三北”地区火电占比达到70%,而抽蓄、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不足4%,东北仅为1.5%。东北地区火电机组中,供热机组占比高,吉林供热机组比例达到78%,冬季采暖季,保供热和新能源消纳的矛盾非常突出。据统计,2015年67%的弃风发生在供暖期,低谷弃风电量又占总弃风的80%。

政策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我国电力长期以来按省域平衡,跨省跨区输送需要国家层面规划明确。大型水电基地一般在建设之初就明确了外送方向和消纳份额,保障了电能的消纳,但目前我国缺乏针对大型新能源基地消纳送出的规划,也尚未建立促进跨省跨区消纳新能源的市场化机制。在目前用电需求不足,装机过剩的情况下,各省消纳外省新能源的意愿不强。

如何破解我国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制约瓶颈?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亟需进一步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具体而言,

一是要加快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同步规划新能源基地开发和配套电网工程,落实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方案,抓紧建设一批条件成熟、新能源基地送出需求十分迫切的跨区输电通道。

二是要加强统筹规划。统筹资源与市场、电源与电网,改变目前各类电源分别开展专项规划的做法,实现电力系统整体统一规划,科学有序安排新能源项目建设。

三是要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建立有利于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的市场化机制,促进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44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陆澜清
观察员
3798077
关注
1066
文章
345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