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有序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我们都有哪些工作要做?

分享到:
20 陆澜清 • 2016-03-28 15:56:0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848G0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定的目标,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智能制造将是中国制造业的下一个主攻方向。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工信部制定的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简称《方案》)将于近期发布,在主管部门的引导推动下,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正在向智能制造领域加速汇集,未来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两个重点领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共计5.6万台,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近5年的产业年均增长率接近60%。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最为广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在军事、精细外科和危险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告》指出:智能制造引发的投资机会将不断拓展:互联、集成控制、智能生产、数据处理、产品创新五个核心环节均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射频识别、物联网、传感器、机器视觉、智能机床、云计算、3D打印、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9大细分领域均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为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提及的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互联网+”等重点内容,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代表的热议话题。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很多地方政府纷纷酝酿或已出台扶持智能制造及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有些企业闻风而动,盲目上马,忽略了整个智能制造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并没有形成规范化标准体系的现状。

受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国内多数制造业企业还处于工业2.0的阶段,工业基础大而不强,如果盲目跟风,拔苗助长,后果堪忧。夏玉洁提醒业界人士需要对工业4.0实现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清醒认识,政府、企业都要杜绝头脑发热和盲目投资,必须走工业 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

其实最重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各种资源,避免重复或过度投资。要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推进,以试点推进全局,每阶段设定主要工作内容与阶段目标,防止盲目快进。要理性应对,防止过度炒作导致民间资金疯狂涌入,控制投资风险和泡沫。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要大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着力破解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发展的战略地位,打好工业基础,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强化市场竞争,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提高生产、库存、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只有大多数工业企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才拥有实现工业4.0的产业基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结构问题之一,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也呈现相似问题。目前华北、华东及华南地区是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虽然中西部的发展有所加快,但东、中、西部制造业发展差距依然明显。

提升西部省区制造业发展水平,应把结构调整作为突出重点。在注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对于西部省区尤其要注重提升和改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效率和质量,关注民生产业的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大企业和一大批充满创新活力、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并重,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目前,国家明确要求整合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国制造2025》关键领域发展。但对西部地区而言,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原材料等传统工业占比较大,难以在规划中提及的领域形成有效竞争优势。对此,有人大代表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方面,能与中东部地区有所区分,对西部省区给予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建议设立西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专项,设立与中东部地区差异化的支持领域,侧重对西部地区的轻工、纺织、原材料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在提高设计、工艺、装备、能效水平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在区域内单独筛选、倾斜支持,提升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推动全国制造业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分层次协调发展,形成均衡科学的接续发展态势。

现代制造业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已制约了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技能就业工程,首先要夯实技能培训这个基础。根据质量第一和高端引领原则,重点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三类培训,建好技能人才培训、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两类基地,建设高效能的培训项目开发、高质量的培训教师以及高水平的培训管理三支队伍。

此外,从实际来看,当前企业生产一线工人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建议加强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企业,要强化企业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传统的导师带徒制作用,国家财政应给予企业资金支持,以加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陆澜清
观察员
3798077
关注
1066
文章
345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