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从“健康酒”谈白酒行业差异化路线误区

分享到:
20 陆澜清 • 2016-03-30 17:58:20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852G0

近两年,白酒行业受需三公消费的影响仍将持续,政务和商务消费仍将低迷,白酒整体消费难现高速增长。供给过剩和库存较高的现象仍将较为明显,白酒行业供给过剩压力仍然较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白酒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18000多家酒企,有执照的大约7000多家,但是前100家酒企的规模占整个酒行业的90%,也就是说市场上存在的17000多家酒企均是小酒企。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调整下,小酒企必将在这次大浪淘沙中掉队,白酒行业显然也要效仿啤酒行业走并购整合之路。众多白酒厂商欲求走差异化路线突围。

今年全国春季糖酒会期间,多家酒企推出了“健康酒”产品,其中洋 2012年以来,白酒行业陷入持续下滑的调整期,酒企和资本方纷纷发力“健康白酒”市场,以应对行业困境。在推出“健康白酒”产品时,许多企业以保健、养生为卖点,但其保健功能与市场前景仍受到业内质疑,恐涉嫌概念炒作。

白酒行业现状

有观点指出高端白酒市场量价齐降,重视品质和消费者成为白酒转型的共同选择。未来一段时期内,养生、健康将是白酒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然而仍有业内人士质疑,酒企所宣称的“健康”、“养生”概念并无数据支撑,企业是在自说自话。

调查发现一些“养生白酒”宣称在酒中添加了“健康养生因子”,能对亚健康和患病人体进行全方位调理;有的产品声称对传统白酒发酵工艺进行了“革命性的调整和创新”。不过,针对这些所谓的保健、养生功能,许多企业并未给出确切的实验数据。如在洋河股份官网,其微分子酒宣称具有三大特点:分子量小、微量成分多、健康元素多,但分子量、微量成分和健康元素具体内容语焉不详,也无明确的实验数据支撑。

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些宣称具有保健或预防功能的白酒并非保健酒,不能明确说出“养生白酒”与“保健酒”的区别,只是反复强调“优于保健酒”、“不强调保健功能”等。对于产品“如何优于保健酒”,这些负责人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健康白酒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但在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中,均没有“健康白酒”的明确定义。其实,要么是食品,要么是保健食品,功效食品是企业自己建立的概念,没有专门的国家分类标准认可。”

养生酒市场存在颈,其中之一即是消费者对养生酒认识迷茫,在消费者看来,保健酒就是养生酒。但事实上,养生酒与保健酒并不相同,保健酒产品功能单一,而养生酒则在人体中更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全功能养身作用。查询发现,这些打着“健康”、“养生”旗号的白酒产品大都未获得国家保健食品的审批与认证,产品包装上也没有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不过类似“阴阳调和”、“保护心血管”、“降低固醇”、“缓解肠胃脾脏的病症”等宣传随处可见。

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必须经过必要的动物或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此外,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卫生部审查确认。

准确来说,健康白酒非保健品,属于普通食品。普通食品不能宣称具有保健及疾病预防功能,因此健康白酒有关降“三高”等功能宣传实际上违背了相关法律,涉嫌欺诈消费者。

尽管多家酒企宣称对健康白酒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认为“健康白酒属于中国5000亿元容量的大市场”,是大健康产业背景下的一大朝阳产业,但面对此轮白酒行业刮起的“健康热”,多位业内人士明确表示并不看好其前景。

调查发现即便是很多酒水经销商都并不看好健康白酒,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过高估计市场需求。对于白酒中添加营养成分的做法,消费者不一定会买单。同样的保健需求,消费者可以选择去吃保健品或营养品,这样更直接更有效,而没必要通过喝酒来摄取里面的添加物质。

此外,对于酒企所宣称的与保健酒进行差异化竞争应该是不存在的,在消费者认知当中,养生酒、健康酒与保健酒没有什么区别,是一回事儿。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养生酒的市场增长可以期待,但在目前保健酒市场劲酒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其他养生酒、健康酒想要突破有很大困难。白酒的健康化发展方向值得肯定,但打着”健康“旗号去忽悠消费者的这种做法不对,顺应健康化发展的方向,企业应在严把酿造原料、选用有机原料、建立原料可追溯体系和进行工艺创新等方面下足工夫,同时还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建立诚信健康的市场环境。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23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陆澜清
观察员
3797293
关注
1066
文章
345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