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真正的“高考地狱”不在中国

分享到:
20 海外掘金 • 2021-06-04 19:15:38  来源:海外掘金 E13763G5

作者|黄天霸 来源|海外掘金(ID:gold1849)

世界的寒门子弟,还有多少的独木桥可以走?

唯一可以确定的答案是,教育仍然是留给普通人希望的一个通道,只是有的国家很拥挤,有的还保留一些善意。

2021年6月7日到9日,是中国千万考生无声的厮杀,也将终结中国1078万考生的三年苦读。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老师考生家长都悬着一颗心七上八下,这是新时代成年礼那一场黎明前的黑暗。

相比之下,隔壁的印度考生就没有这个气运。

印度其实才是真正的高考地狱。千万级别的印度考生已经数倍榨干了高考补习的教师,补习之都科塔也被称作死亡之都。因为不堪升学压力自杀的学生太多了。多到补习班甚至需要专门为学生开设心理调节课。

好在中国的教育转型已经逐渐甩开了印度的应试魔窟。

中国教育改革的下一站是哪呢?

或许不是中产家长们推崇的美利坚精英教育模式,而是隔海的日本模式。

高考地狱在印度

中国高考虽然煎熬,但好在仅有三天。

而隔壁的印度,早在4月份,考生的招生考试之路就已经打响。

之后伴随他们的不仅是印度的酷暑,同时也是长达两个月的参考奔波。

在印度大学录取系统里,是没有全国统一高考这一说法的。

学生的生杀大权全被掌握在各个大学手中,也就是说,很多学生为了增加胜算添一份底气,不得不流连于各大学校的招生考试中。

夸张的,参加考试甚至多达20场。

更不可思议的是,参加这些自主招生考试甚至不是人人享有的机会。

早在12年级,各地考生就已经参加了一次全国统一的毕业考试,由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员统一组织和命题,文科生要求参加英语、数学、地理、历史和简明经济学的考试,理科生则要参加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考试。

这个考试设置接近于中国的高考,只是对于想要上大学的印度学生而言,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印度有这样一则笑话:“我之所以来麻省理工读书,是因为我进不去印度理工。”

因为印度这套人才筛选机制实在太残酷了。

要想参加高考,学生的毕业成绩需要超过平均线。

要想进入一流印度大学,以100分为平均满分,考生的高考分数平均下来则要达到90分以上。

如果梦想进入印度理工科学术殿堂印度理工学院,学生需要拿到98分的毕业成绩,才有资格报考这所学校。

这还没完,学生还需要连考两次毕业考试,第一次是为了淘汰40%的学生,第二次是为了确保剩余的学生可以达到各科的淘汰线。

也就是说,每一个被印度理工学院录取的学生,都是优中选优、全面发展的尖子生。

在这样堪称变态的录取标准下,印度理工学院的录取率低过2%,而麻省理工甚至有10%的录取率。

严苛的考试环境催生了印度的补习城市。单靠补习得到经济振兴的城市,在高考大国中国也不曾有这样的景象。

印度北部的城市科塔,是全国有名的补习之都。

每年有超过20万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前往这里,就是为印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做准备。而理科生一年的补习费用高达4000美元,令一大批中低收入家庭望而却步。上下100多家补习中心,就能为当地带来了上百亿卢比的年收入。

这样的科塔,也被称作死亡之城。

在这种地狱级别的应试压力下,印度学子的神经被千锤百炼,直至崩溃。

一两百名十几岁的考生被密密麻麻塞进了一间教室,每天接受14到16小时高强度课程,每一次课堂测试就是下一次分班的直接依据,不停不休、优胜劣汰,直到考试结束。

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堪重负,选择了自杀。

自2013年到2019年,根据当地政府的数据,共有77名补习学生在备考期间自杀。

接受GGTN采访的一名考生表示,“在这里,我没办法做我自己,也早就忘记自己是什么样子了。”

3

无止境的学习备考,这就是印度学生没有尽头的困境。

精英天堂在美国

美国的大学生则不必苦苦挣扎在题海中,中国有没有可能学习美国呢?

美国大学一直以极强的社会包容性和多样性闻名,大学的录取机制和亚洲国家比起来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最明显的表现,好听点就是录取标准的多样性,换一个中国家长不喜欢的说法,那就是不确定性。

不同于入学考试、统一考试这种一考定音的制度,美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上。

在学术方面,美国大学往往考虑两项标准:平时成绩和标准化成绩。

平时成绩就是学生在校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比如说国际学校统一标准的AP、IB、A-level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反映出来的学生平时表现便是美国大学一大重要考量部分。

除此之外就是标化成绩,比如出现在《天才枪手》里的SAT测试,亦或者在美国高中大为盛行的ACT测试都被接受,考试科目包含阅读、文法、写作以及数学,而且一年往往有几次考试机会,考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准备状况报考即可。国际学生需要额外提供自己的语言成绩。

同样是看成绩,美国和中国却还是很大不同的。

美国的中小学是快乐教育,真正敢奉行这一原则的只有底层家庭,精英家庭的孩子却在偷偷努力。因为一旦进入美国高中,学生自由选课修学分,这时候自主学习能力就非常重要了,而穷人家庭的孩子基础教育打不好,特别是数学不行,高中就开始拉开差距。

所以,高中毕业,就是精英家庭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彻底分流。

另外,美国大学很看重学生的个人素质。

在美国大学申请系统里,申请者需要提供文书,突出自己的个人亮点、人生经历,从而尽量向招生官展现自己真实而独一无二的部分。

文书对习惯了应试考试的中国家长和考生来说可能是最玄乎的环节,整得像个脱裤子放屁的自我推销。

但其实这个事也需要别出心裁。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她从小到大吃遍了上海所有餐厅的披萨,就在个人陈述中讲了她吃披萨的经历。就是这样一份文书,竟然得到了耶鲁大学录取官的喜爱,让她顺利进了这所99.99%的地球人无法进入的大学。

除了文书,美国大学也会向申请者提供一栏专门用来填写自己的课外活动、奖项经历。

好了,这样下来,申请多样性是看出来了,不现实性也看出来了。

所谓的“个人素质”到最后也经常被诟病成富人之间的角逐。毕竟丰富多姿、光鲜亮丽的课外活动对于富家子弟似乎更加唾手可得,而对于家境不佳的学生来说往往也拿不出什么出彩的活动。这时候就看招生官的判断了,所以美国录取也经常被扣上过分主观的帽子。

很明显,仅靠做题能力强,在美国是无法轻易敲开高等学府的大门的。

这在倡导教育公平的中国,不太可能走得通。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录取机制毫无可取之处。

美国对考试成绩的考核有最突出的一条优点,就是美国对于平时成绩的重视。美国大学不会让学生把精神紧绷在一次机会上,而是更为综合地考量,这也体现了美国大学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

不只是应试机器、公司螺丝钉,而是一个更加全面独立的个体。

日本模式才是我们最可能选择的

中国的教育模式正在向日本靠近。

相比起印度,中国的另一个邻居日本的情况看起来稍显乐观。

日本考生往往需要经历两轮考试。

第一轮发生在一月中旬,是与中国高考、印度毕业考试大同小异的“中心考试”,每年大概50万学生参考。

不同于国内粗略划分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日本“中心考试”考试科目划分得相当细致。虽然大科目只有六门——国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和外国语——但各科还会进一步细分。

日本的文科开放题往往对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复制粘贴。如此看来,日本高校需求的往往是有着成熟知识架构的思想者。

比如说公民还会继续细分成现代社会、伦理、政治经济、伦理政治经济几门;日本史也分为日本史A和日本史B;另外,理科除了分成理科一、理科二,理科二还会继续细分成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外国语则囊括了英语、法语、德语和韩文四个选择。

这就要求学生早日敲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为大学考试科目做好针对性准备,这和今年国内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心考试”结束的第二天,官方就会向学生发布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挥情况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大概的预估,然后根据这个分数和大学分数线去填报志愿。

在印度,最后顺利进入大学的考生还不足高中毕业的三分之一,而在日本读个本科并不是件特别困难的事。

但日本高考竞争也不算宽松。知名学府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每年各录取近3500名学生,而每年参加日本统一考试的学生55万来算,也有1.3%的录取率。

这个时候,致力于就读名校的考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轮试炼。

超过分数线并不意味着直接录取,和印度差不多,学生只是有了参加招生考试的资格,也就所谓的“校内考试”,这才是录取流程的重头戏,分数占比学生考核的百分之七八十。

如果考生落榜了,也很有可能会选择留下复读,经常是一复读就读了个两三年。像东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学校里面考了两三年才考上的学生不在少数。

自然,如此重视考试成绩的日本也会有一套独属的补习体系。

日本的补习机构也借此获得了相当不错的盈利。一年下来一个家庭的开销往往是100万日币以上,折合人民币七八万。

虽说日本也看重考试成绩,但考试入学也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报送体制、特长加分等也一件不落。

要说在人才选拔机制上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日本对于专科院校的包容性。

日本的专科院校经常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日本独特的“匠人精神”也相当青睐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对于倾向就读专科院校的考生来说,一般考完“中心考试”就万事大吉了。包学包就业还有一定社会地位,嘿,这波也不亏。

如今中国也在着手实施新高考的改革,增设了开放题,另外也在加快职业教育的本科化,培养更多高标准的大国工匠。

更为精尖的人才培养重头戏还是得看高等教育,筛选机制只是一个起点而已。

高考,本来就应该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风向标,而不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巅峰。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海外掘金(ID:gold1849)微信公众号。《海外掘金》:人类第二次淘金运动已经开始,欢迎关注海外资产配置第一门户!我们揭示信息背后的趋势,用简单而严谨的话告诉你潜藏在全球的机遇!

2

本文来源海外掘金,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6 q5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高考 印度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海外掘金
海外资产配置门户
1488
关注
3
文章
0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