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吹的牛,即将实现
作者|万连山 来源|格隆(ID:guru-lama)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吹逼尽头谁为峰,一见马斯克道成空。
马斯克吹牛,与常人不同。
首先他吹得很有水平,没点知识储备,真听不懂说什么。
其次非常高尚,引领能源革命的宏图计划、人类延续的火星殖民计划、脑机接口技术等等。
更厉害的是,他吹过的牛,基本都能实现。
特斯拉电动车就不细说了,即宏图计划的一环。
火星殖民计划,也有新的进展。
周六,铁皮飞船—星舰再次升空。
太空舱完成了与助推火箭之间重要的 "热分期 "分离,而这在4月份的试飞中未能完成。
眼看着,飞船就要被推入近地轨道,甚至实现软着陆!
可惜意外降临,8分钟左右,火箭输出信号突然失联,计算机做出自毁决定。
夜空中的烟火,引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看老马那激动的双眼和双手,明显是对结果非常满意。
一小时后,他在 X 上写道:"祝贺团队 @SpaceX 团队!"
这一次,离星舰1.0发射的全部目标,也就是实现轨道级的重复使用,已经非常接近了。
下一发SN26,大概率是进行加油版测试不降落。
而SN27,也许就能执行第一次星链2.0任务。
以SpaceX的效率,搞不好明年就整活了。
到那时,马斯克曾经吹的牛逼,将开始真正兑现。
01
马斯克:乌拉!
早些年,NASA要发射卫星,主要靠洛玛和波音提供火箭。
这两兄弟,心都是黑的。
每次跟NASA合作,起码都要坑你一大笔。
看我不顺眼?要不你找别人合作去?别人能干这事儿吗?
不能。
但长期这么搞下去,实在顶不住。
想当年,德尔塔IV型中型火箭把11吨货送上近地轨道,花了1.6亿美元;人家中国的长征三号乙,同样送11吨货,报价才6000万美元。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2008年,NASA推出“商业运输服务”项目竞标,给场外人一个机会,降低一下成本。
当时,美国已经有不少航空公司,大多是顶级富豪想圆自己的航天梦,搞的一些私人机构。
比如谷歌创始人的行星资源公司,英国符号布兰森的维珍银河公司,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等等等等。
当然,还有马斯克的SpaceX。
最终,是SpaceX和轨道ATK公司拿下订单。
NASA要求两家都送20吨货到近地轨道去。
SpaceX需要发射12次,花费16亿美元;ATK需要发射8次,花费19亿美元。
前者成本相对低点,后者效率相对高点,相差不大。
两者差就差在,马斯克这个人,太能吹牛了。
ATK的技术虽好,但不会画大饼,很快资金就出了问题。
老马一顿忽悠,可重复使用的猎鹰火箭名声大噪,资本家们排着队跑来送钱。
包括NASA本身,早在2006年,一看到马斯克写的PPT,马上拍手叫好,拿出3.96亿美元。
小老弟,我看好你!
总而言之,SpaceX的崛起,离不开NASA的扶持,更离不开资本的支持。
否则就NASA的钱加上马斯克自己的2亿美元,哪里够烧的。
逻辑很简单,连NASA都看好他,咱还有啥不认的呢?
钱就这么哗哗来了。
有钱好办事。
马斯克拿着钱到处挖人,特别是NASA的研发人员,蹭蹭一个接一个跳槽。
SpaceX的技术水平,蹭蹭一节接一节上涨。
当然,资本家和科学家们并不傻。押宝的背后,除了信任,更因为马斯克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航天路线。
马斯克这个人吧,虽然满嘴跑火车,但他吹的牛,基本都实现了。
就算他再脑洞大开、点子再奇葩,也未必没有搞头!
就拿不锈钢造宇宙飞船这事儿来说。
不锈钢是个好东西:易加工、强度高、耐高温,最关键是便宜。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重了——这在航天领域是致命的。
所以这么优秀的材料,一直被各国航天局冷落。
但并不是不能用。
想当年,美苏搞军备竞赛,铆足了劲造战斗机。
因为空气摩擦力太猛,飞行器耐不住高温,速度一直就上不去。
毛子脑门一拍,直接用不锈钢造了一批米格25。
什么?太重了?我直接把马力加到MAX,就是干。
虽然空重过大,载不了多少东西,但速度轻松甩开同时代的导弹。
什么空气阻力,你尽管摩擦,斯拉夫人那是出了名的不怕死。
美国人一度被吓得够呛,但还是不敢尝试。
咱们啥体质,俄国人啥体质,能比吗?
同样不怕死的,还有印度三哥。
印度教讲究的就是修来世,今生的命算个球。
看到苏联大哥的米格25威震全球,三哥立刻就悟了。
于是,为了省钱、为了雄起,印度用不锈钢造出GSLV-MK3大型运载火箭,亮瞎世人的眼睛。
三哥的火箭,跟SpaceX的星舰,不能说有点相似,简直一毛一样。
讲究的就是一个字:大。
缺点也都是一个字:重。
别看粗大又笨重,印度牌火箭射了几次,稳稳当当的,表现真不错。
虽然有效载荷低了点,大不了多射几发嘛,最终效果一样的。
未来,三哥还打算坐这玩意上天,去找梵天大神聊天。
GSLV-MK3(LVM3-M4)运载火箭
不锈钢能造战斗机,能造大火箭,凭啥就不能造大飞船?
马斯克:我(的员工)也不怕死,干他丫的。
说干就干。
02
Boom!Boom!Boom!
马斯克的一贯风格就是:帅气+低成本。
帅就不说了。
成本要是太高,不仅自己亏出血,投资人也必骂娘。
更关键的是无法商业化,没几个人能消费起。
总之,就得用不锈钢,而且还是各位厨房里刀叉锅铲用的那种,最最最普通廉价的304不锈钢。
这玩意,买几百吨,也就马斯克一顿饭钱吧。
具体思路也不复杂,就是复制毛子那套玩法:大力出奇迹。
管你多重,我多装几台发动机,照样送上天。
别看SpaceX只有一款小型发动机技术,但它的并联技术属实牛逼。
中型火箭用9台,大型用27台,不够就再加。
今年上天爆炸的那个大火箭,就用了33台发动机。包括24个猛禽发动机、3个助推器和3个主发动机,马力达到7.6万吨。
总之上天是没啥问题。
印度人都行,有NASA背书的SpaceX,没道理不行。
既然能行,那就开干。
马斯克就是马斯克,不仅想法奇葩,做法也跟闹着玩似的。
很多人都好奇,为啥星舰的研发速度那么快,一年可以飞那么多次。
因为人家野啊。
SpceX的研发模式,又叫“快速失败”模式。
即生产大量的原型机进行测试,边测试边改进,用硬件成本换取时间。
直接大棚焊接,现装现改,大胆设计。
和咱们的建筑工地,估计都没啥区别。
反正是露天的,随便操作,随便炸。
整个SN系列,就是一路炸过来的。
2020年2月28日,SN1地面压力测试,boom。
2020年3月9日,SN2通过压力测试。
2020年4月3日,SN3低温强度测试,boom。
2020年4月27日,SN4通过低温耐压测试,静态点火试验,boom。
2020年8月4日,SN5完成150米跳跃飞行。
2020年9月3日,SN6再次完成150米跳跃飞行。
2020年9月22日,SN7破坏性测试。
2020年11月10日,SN8完成12.5公里高空飞行,落地时,boom。
2021年2月2日,SN9再次高空飞行,落地boom。
2021年3月3日,SN10再再次高空飞行,成功落地,但几分钟后boom。
2021年3月30日,SN11下降时就boom。
短短一年,一口气炸了11个,马斯克炸出了心得,认为没必要再搞SN12-SN14,反正都要炸的。
直接从SN15搞起,炸了再改进!
2021年5月5日,SN15完成10公里高空飞行,并成功着陆。
既然成了,那SN16-SN19也不用再搞,一步到位上太空,SN20直接上。
于是,SpcaX开始一遍又一遍刷新人类历史最高火箭记录。
整个SN20,50米的飞船,70米的火箭,一共120米高,有效载荷超过100吨,直接刷新了土星5号的记录。
然后,又炸了。
今年4月炸的那款,已经是SN24,上周末炸的是SN25。
就像前11代一样,每一次爆炸,都有很大价值。
就拿这次说吧。
如果不是最后失去了联系,这次很有可能实现了近地轨道飞行,甚至实现软着陆。
先不说火星移民那些。
只要星舰能成功把飞船送上近地轨道,现代社会的商业格局就会改变。
此前,把一公斤货物送上太空,成本是2万美元。
而根据马斯克的估计,一旦铁皮星舰形成规模,每公斤的成本甚至能降到13美元。
13美元是什么概念?
届时,普通人实现航天梦,就完全成为现实了。
同时,洲际旅行也将变得非常方便。
比如,我要去加拿大,现在的民用飞机至少要12个小时。
但从太空去,时间将缩短到1个小时。
既便宜,又快。
再比如物流。
我人在广东,上午下单一桶德国黑啤,下午就到了,晚上直接上餐桌喝起。
想想都美!
到那时,地球村才叫“地球村”。
等太空飞机取代部分低空飞机,不断赚取利润,企业就有足够的钱去改进飞行器。
不断试错,不断爆炸。
直到某一天,其动力足够在行星之间穿越。
这不是科幻。
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03
尾声
想必不少人都费解,为啥马斯克那么急,非得赶着这两年上太空。
除了商业因素,也有人生苦短的无奈。
马斯克1971年生,今年已经52岁。
美国的平均寿命是76.6岁,一般富豪的寿命会更长些,就算他能蹦跶到100岁,也还就剩40多年光景。
按正常发展速度,他到死都不可能看到登陆火星。
他没有时间等技术逐步完善,必须尽快推动技术迭代,尽可能获得更多数据,加速研发。
即便飞船没问题了,从地球飞到火星,至少要半年,还得验证这半年的补给问题,以及宇航员培训、前哨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时间真的太仓促了。
我们的时间,又还剩多少呢?
近十年,SpaceX布局星链时,国内互联网大厂一边布局PDD,一边说卫星手机通讯是假消息;当马斯克、黄仁勋押注OpenAI时,国内一边布局社区团购,一边说我们的人工智能独步天下,大洋彼岸20年都无法超越。
如今被啪啪啪打脸。
讲真,造火箭,尤其像马斯克这样用铁皮造火箭,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情。
但是,只有一个人去做,他就成了最特别的那个——某一种可能的未来,被掌握在他手中。
等别人成功了,再幻想着像特斯拉那样,人家开源技术,跟着吃肉。
万一他说不呢?
电车有油车做对手,才需要小弟打开市场。
未来的太空市场,目前来看就SpaceX一家,谁跟他竞争?
后来者,连汤都没得喝。
这仅仅只是选择上的区别。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格隆(ID:guru-lama),作者:万连山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格隆(ID:guru-lama),作者:万连山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