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与国运
图源:摄图网
作者|市值观察 来源|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
时隔八年,中石油再度涨停。与此同时,中信出版、中钢国际、中粮资本等一大批“中字头”股票也开启狂飙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单纯以救市思维来思考和总结央国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以历史视角,结合当下中国处境,其背后有着严格的客观必然性。
不出意外,“中特估”这条主线未来可能依然是资本市场,乃至中国经济最可靠的一股拉升力量。
01
国企有使命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试问中国为什么能在过去几十年的历次世界经济危机中稳住阵脚,并在后来的时间里源源不断的爆发增长活力?
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国企在其中扮演的稳定器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每逢经济承压,必然伴随资本回报率下压和风险上提。此时,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有天然的抽逃避险本能。
相较之下,国有资本并非单纯以盈利为目标,还肩负社会责任,其逆周期投资可以很好的对抗经济下滑——创造就业,拉动收入,重启消费市场。
比如,1997年之后国家先后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投资计划”等等。
由此也派生出一个现象,每当经济承压,国企都会大力扩张资产负债表。
2008年-2009年,国有企业负债同比增长26%,对应的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35%;2015年-2016年,企业融资陷入低迷,国企再次逆周期扩表,2016年国企投资同比增长19%(同期民企投资增速大约10%);2023年,中央企业有效投资继续大幅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
在低迷之际托底经济,而一旦经济重启,这些国企投入的资产就会成为被社会广泛利用,从而进一步做大经济的生产资料。
没有三大运营商不计短期回报,在广大的国土上做持续的基础设施投入,就没有今天的全面数字经济;没有普遍的道路建设,也就没有四通八达的快递网络,更没有其背后庞大的消费市场。
如果说民企让国运能兴,那么国企则让国运不衰。
最近几年各种复杂内外部环境叠加,中国经济虽表现出强大韧性,但也或多或少产生一些问题。提振活力,拉动内需,保障就业,恢复信心,国企当仁不让,也势在必行。
02
国企有能力
由于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国企的资产回报能力天然要弱,叠加原有的内部制度顽疾,一段时间内,国企发展低效的问题饱受社会诟病。
现在,这种偏见恐怕很难再成立了。
历经多年的国企改革大刀阔斧、波澜壮阔,很多大型企业刀刃向内直指积弊,“磨洋工”、“大锅饭”等问题基本一去不返。
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底,中央企业共“压减”法人户数1.9万余户,占总户数的38.3%,且均将管理层级砍到5级以内,低效资产、无效资产及时处置。截止2023年底,中央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8.4万元/人,相比2012年翻了一倍有余。
著名国企掌门人、执掌过四家世界500强国企的宁高宁之前在采访中就提到:“如今国企的竞争压力不比私企小,想混日子将来肯定是不现实的。”
效率提升必然带来盈利能力的同步上扬。
据广发证券之前的统计,2018年以来,特别是2021年之后,国企盈利能力已显著高于民企。2023年,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6%。
去年国资委已明确表态,国企今后要聚焦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切实提高资产回报水平,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
资本市场将率先从中受益。
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提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无独有偶,证监会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表态,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同时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突出回报要求,大力推进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更好回报投资者。
各方信息均表明,具备长期投资回报能力的央国企很可能要迎来春天。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精准选股也许有难度,通过ETF参与市场是一条比较务实的路径,比如今天大涨4.39%的央企改革ETF(512950),长期看可能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央国企经营效率与回报率的提升不仅对资本市场意义重大,更关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试想一下,目前国有资产体量大约在300万亿左右,如果资产回报率提升一个点,就可以多出3万亿财政收入。对于当下减税降费以及土地财政降温留下的缺口,这无疑是一个最有力的直接补充,也会给宏观政策调控带来充分的腾挪空间。
国企完全有这个能力做到。
2023年,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1万亿元,已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过去十年央企累计研发投入已达到全社会的三分之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助力相关企业突破并储备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电网、通信、能源等关乎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领域。
二十年前,人才就业首选外企,私企次之,最后是国企。如今在某些行业,顺序恐怕要倒过来了。
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今天的国企已不输民企。
03
国企有空间
借债投资,借债消费,借债还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债务驱动。是否具备可控风险下的“加杠杆”空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能否继续。
对比当下的国企与民企,前者有着更大的债务扩张空间。
2015年以来,央国企“去杠杆”成效明显,民企则不降反增。2017年-2021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60.4%降为57.1%,同期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51.6%增长至57.6%,民企的杠杆率已反超国企。
再者,国企还有明显的融资成本优势。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央国企的融资成本为3.31%,而民营企业则达到5.46%,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2.15个百分点。
因此,如果要选择一个部门来加杠杆拉动经济,国企的动力和潜力显然更大。根据广发证券去年的测算数据,如果把央国企的债务率拉回2016年的高点,那么总共可以新增约15万亿的信贷。
按照现在每4元信贷带来1元GDP计,国企加杠杆最多可释放3.75万亿GDP,对应约3个点的增长水平。
须知,强调国企绝不是否定民企。
几十年以来,围绕民企和国企究竟谁才是国民经济主角的讨论汗牛充栋。有人支持国进民退,有人呼吁国退民进,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笔墨官司没少打。
现实的中国经济要远比学术讨论来的精彩——中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创举。
一部中国现代经济史告诉我们,“国进民退论”和“国退民进论”从来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们成功的在不同历史节点下选择了适应时代语境的最优解。
当下重新强调国企的价值,不过是历史进程中的又一次客观要求。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作者:市值观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