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为何血友病赛道会诞生爆款?

分享到:
20 医曜 • 2025-02-17 11:43:41  来源:医曜 E3162G1

作者|张烁烁 来源|医曜

19世纪中叶,欧罗巴大陆上流传着一种神秘的可怕疾病,这种疾病集中爆发在欧洲男性王室成员身上,患病的王室成员多在壮年时就因严重出血而去世,犹如一种可怕的血源诅咒。

后来,经过医学专家的确认,当时在欧洲王室成员流传的可怕疾病,正是“传男不传女”的遗传病血友病。血友病因X染色体上的FVIII或FIX基因异常而发病,呈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

1

图:血友病遗传规律,来源:西安晚报

维多利亚女王虽然健康,但其却有一条X染色体是存在基因欠缺的,因此其在于健康男性生育时,所生女儿全部表现为健康(半数存在血友病基因缺陷),所生儿子中则有半数会患有血友病。当携带缺陷基因的女儿生育时,也会出现同样的血友病发病情况。由于当时欧洲王室间通婚频繁,因此造成了血友病在多国王室中流传。

岁月荏苒。虽然如今我们对于血友病的发病机制已经十分清晰,但治疗方案却依然以替代治疗为主,暂无彻底的治疗方案。在我国,约有14万左右的血友病患者,受限于支付瓶颈与技术壁垒,我国血友病仍存在明显的治疗缺口。

01

不可或缺的替代疗法

溯本求源,血友病发生的核心诱因在于凝血因子的缺失。根据凝血因子缺失的种类,血友病大致可以分为缺乏凝血因子 VIII(FVIII)的A型血友病(约占80%~85%)、缺乏凝血因子IX(FIX)的B型血友病(约占15%~20%)以及少量的其他血友病。

流血不只是血友病的典型症状,因此很多人认为只要尽量避免磕碰就可以万无一失了。但实际上,除发生在表皮外,血友病更多会发生皮下和肌肉出血,这类出血不明显,但可波及全身,形成大小不等的血肿,有疼痛、发热感。如果发生在咽喉部位,极有可能造成窒息,如果发生在神经血管附近,极有可能造成神经麻痹。更为严峻的是,出血还有可能发生在关节腔内部,会导致慢性滑膜炎,并逐步进展为血友病关节炎,最终甚至有可能致畸致残。

在临床上,血友病的治疗依然以替代治疗为主,使用基因重组凝血因子制剂或血源性凝血因子制剂。我国大多数情况下的血友病治疗都是发病时的按需治疗,但实际上预防性的持续治疗才是血友病防治的正确方向。据《中国血友病诊治报告 2023》的数据,44.33%的A型血友病患者及 85.30%的B型血友病患者为按需治疗,但仅16.20%的A型血友病患者和10.80%的B型血友病患者接受了预防治疗。

从另一个视角看,血友病更像是一种慢性病,为了防止出血而定期给予规律性的替代治疗被认为是血友病治疗的最优方案。国际上主流给药方案是中剂量(每剂 15-30IU/kg,A型血友病患者每周给药 3 次,B型血友病患者每周 2次)和大剂量(每剂 25-40IU/kg,A型血友病患者隔日1次,B型血友病患者每周 2次),而我国目前采用的仍是低剂量方案,(A型血友病患者10 IU/kg,每周2~ 3次;B型血友病患者20 IU/kg,每周1次)。

1

图:预防治疗方案一览,来源:太平洋证券

如此数据足以表明,血友病在我国存在极大的治疗缺口,而患者之所以预防治疗接受度低,更多是因支付能力不足的不得已而为之。当然,随着我国药企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之前被外企垄断的重组凝血因子也开始逐渐国产化,并逐渐开始陆续集采。

这些都是积极向好的信号,推动我国血友病治疗从不充分的按需治疗,逐渐向小剂量预防治疗、高剂量预防治疗,甚至个体化预防治疗过渡。

02

血友病竞争格局

血友病替代疗法中,凝血因子是治疗的核心关键。

按照来源划分,凝血因子主要分为血源和重组两大类。血源类凝血因子主要通过血站采集而来,是除白蛋白和静丙外我国第三大血制品品种;重组类则是通过人工重组技术开发,让凝血因子摆脱了对于血浆的依赖。

在我国,对于血浆采集有着极为严苛的控制。无论是采浆量还是采浆频率,国内都是远低于美国的,最大限度的保障献浆者的健康。而采浆站又实行准入制,严格限制采浆站的总体数量。再加上采浆技术不够成熟,因此采浆效率也完全不及欧美。这些客观因素导致,我国血制品供给缺口明显,而重组凝血因子则补上了这个缺口。

1

图:两种凝血因子对比,来源:国盛证券

曾有观点认为,重组凝血因子是对血源凝血因子的替代,但从客观情况着眼,重组凝血因子更像是对于血源凝血因子的补充。由于血友病拥有慢性疾病属性,因此患者的负担注定是无法规避的课题。重组凝血因子不仅单价比血源凝血因子高,而且医保报销比例也明显比血源凝血因子更低,除非重组凝血因子价格大幅跳水,否则他将始终是血源凝血因子的补充产品。基于此,血源类凝血因子依然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纵观血源类凝血因子格局,华兰生物与上海莱士是行业龙头,FVIII的批签发量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不过,随着天坛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的逐渐发力,各家几乎都拥有了血源类凝血因子的供给能力。

1

图:血源凝血因子批签发一览,来源:国盛证券

另一边的重组凝血因子市场,由于海外药企先发优势明显,曾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直到2021年7月神州细胞的重组FVIII安佳因上市,才打破了欧美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垄断。目前,国内上市的重组FVIII已经多达9款,其中6款进口产品,3款国产产品。

随着国产重组FVIII加入竞争,已经开始对进口重组FVIII产生冲击,广东等地区已经开始针对重组FVIII的集采,多家进口企业也开始主动选择降价。

03

爆款启示录

安佳因的上市,不仅打破了欧美企业在重组FVIII上的垄断,而且其自身也成为一个现象级爆款产品。

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安佳因就创造了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佳绩,2023年其销售额更是同比暴增77%达17.8亿元。正是凭借安佳因的爆发式表现,神州细胞在2024年成功扭亏,预计2024年扣非净利润将达4.5亿至4.9亿元。

1

图:安佳因历史销售数据,来源:锦缎研究院

关于安佳因的爆发,市场中存在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其在营收过程中存在依靠灰色补贴抢占市场的情况。神州细胞到底有没有违规,自有监管机构定夺。

直至2023年8月,正大天晴的重组FVIII才姗姗来迟,此时安佳因已经拥有了2年的国产独占期,依靠成本与产能优势,安佳因已经将销售做到了十亿级别。

在外企长期垄断的情况下,重组FVIII是存在明显溢价的,首先完成国产替代的神州细胞自然有充足的竞争空间。所以对于安佳因的销售爆发,我们是愿意相信,也乐于看见的。

不过,随着正大天晴、天坛生物的先后获批,国内重组FVIII竞争或将逐渐加剧,安佳因的增长势头也必将有所减缓。此外,去年6月诺和诺德的长效重组FVIII诺易特成功在国内获批上市,其19小时的半衰期明显强于普通重组FVIII(半衰期约12小时),能够大幅降低血友病患者的用药频率,这也可能对安佳因未来的冲击产生影响。

如今针对A型血友病的重组FVIII已经能够实现国产化,但针对B型血友病的重组FIX却依然被外企所垄断,目前国内只有两种重组FIX获批,分别是辉瑞的普通重组FIX贝赋以及赛诺菲的长效重组FIX赛玖凝。尽管B型血友病仅占血友病患者总数的约20%,但如果谁能率先实现国产替代,依然有成为爆款产品的可能。

安佳因的爆款之路,符合国内药企国产替代的逻辑,但这种逻辑并不适用于所有品类,只有像重组FVIII这样存在巨大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实现,类似逻辑的产品还有艾力斯的伏美替尼。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医曜,作者:张烁烁 

本文来源医曜,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40 q1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血友病 安佳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医曜
医药自媒体
132108
关注
170
文章
1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