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的吃和行,滴滴要全包了?
作者|谭宵寒 来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滴滴在国内浅尝辄止的外卖梦,在海外圆上了。
在墨西哥市场大获成功后,滴滴正瞄准拉美最大的市场——巴西。近日,滴滴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2018年,滴滴收购出行平台99进入巴西市场,主要提供出行服务;同期,滴滴逐渐放弃国内外卖业务后,部分员工转而探索国际外卖业务。
这次海外尝试反倒给滴滴外卖业务蹚出了一条路。到今年年初,滴滴外卖业务在墨西哥市场份额超过50%,位列市场第一。
显然,滴滴是想在巴西复制墨西哥市场的成功。
据字母榜(ID:wujicaijing)了解,滴滴在巴西会沿用此前的“99 Food”品牌,同时复用过去几年在巴西积累的用户和骑手——要知道,在巴西网约车市场中,摩托车承运订单规模占据了重要地位,平台注册司机数量超过150万,其中摩托车骑手就有70万。
摩托车骑手从送人、送货,到增加送餐服务颇为丝滑,毕竟在国内,两轮配送的场景就是电动车送餐。更重要的是,增加送餐场景提升订单密度和人效,这与握着配送资源的京东一定要做外卖道理相同。
这条外卖+网约车双轮驱动的路线已被Uber成功验证——Uber Eats是全球头部外卖平台。2023年,Uber Eats在美国市场份额达到25%,最新财报数据是,Uber 外卖业务收入,已超过Uber出行收入的一半。
Uber CEO Dara曾表示,“我们希望大幅提高同时使用Uber和Uber Eats的每月活跃用户比例。当客户使用多个产品时,他们对平台的参与度会增加一倍以上。”
滴滴在墨西哥造出了一个“小Uber”,巴西能复制这一经验吗?
多年前,滴滴曾尝试过一次,不过由于巴西本土外卖品牌iFood要求商家“二选一”,2022年前后,包括99Food、Uber Eats在内的多家外卖服务平台宣布停止向巴西餐厅提供外卖服务,仅保留面向超市商家的杂货配送服务。
乐观的一面是,与3年前相比,滴滴在巴西已有更多的用户、更多的骑手,iFood占领巴西外卖市场多年,商家和用户们也正需要一个搅局者。
一
滴滴是中国公司中最早一批出海的公司。
2017年2月,滴滴成立国际化事业部,由战略部负责人朱景士负责。
与拼多多、字节等企业的出海首站多选择了美国、东南亚不同,滴滴出海的第一站选择了巴西和墨西哥,并逐渐在拉美市场站稳脚跟。
字母榜了解到,目前滴滴共有14个海外市场,其中有包括巴西、墨西哥在内的10个的拉丁美洲国家,另外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埃及。其中,除了巴西,外卖服务已经在墨西哥、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秘鲁提供。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滴滴国际出行季度日均单量增长到了1100万单,接近国内的1/3;外卖业务已在墨西哥做到了第一,市占率 50%以上。
拉美市场是滴滴一次成功的实践。晚点LatePost今年1月报道,报道,巴西、墨西哥两个市场贡献了海外业务约九成订单。滴滴逐渐拼起了出行、外卖为主,金融为辅的版图。
无论是出行还是外卖,滴滴在墨西哥市场的初期策略都是低价。2018年4月,滴滴出行进军墨西哥市场,在墨西哥州首府托卢卡(Toluca)推出滴滴快车服务。研究机构Dali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滴滴进入墨西哥之前,Uber已经在该地区出行领域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
一位墨西哥的滴滴司机曾向媒体描述过这样一个画面:在滴滴招募司机的早期阶段,前去应聘的司机经常在该公司的办公楼外排起长龙,其中有不少人此前曾是优步的司机。
在出行业务初有成色的次年,滴滴在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上线外卖业务,走的依旧是“便宜+配送快”路线。
2020年底,墨西哥杂志《电视小说》曾调查统计了当地5家外卖品牌的客单价与配送时间,DiDi Food打败了本地品牌Rappi和Uber Eats位列第一。到2024年底,DiDi Food在当地外卖市场的市占率超过50%。
据字母榜了解,目前滴滴在墨西哥的月活用户超过1600万。在墨西哥外卖市场坐稳的同时,滴滴开始了横纵两条路线的扩张。
在重启巴西外卖业务前,滴滴已经将墨西哥的经验复制到哥伦比亚等拉丁美洲国家,这些国家外卖市场规模较小,但也正因此缺少实力强劲的本土玩家。
至于纵向扩张。今年1月,晚点LatePost曾报道,滴滴开始复制美团的国内业务,比如送药、送酒、送生鲜等。
二
重回巴西做外卖,滴滴面临的竞争形势要比墨西哥严峻,它需要再次与本土平台iFood较量。
这家名为iFood 的公司成立于2011年,被视作是“巴西版美团”。滴滴旗下的99Food进军巴西前,iFood 占据了巴西外卖市场的86%,月订单量达到1700 万单,是排在第二位Uber Eats的17 倍。
巴西人口超2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人口结构复杂,除了本地人,还有大量意大利人、黎巴嫩人等,这导致人们的饮食习惯多种多样。与在墨西哥直接入场不同,滴滴在巴西走了用资金换时间、空间的路线,通过投资、收购进入当地市场。
2017年,滴滴战略投资巴西最大的本地移动出行服务商99,次年对其进行了全资收购。收购完成后,滴滴保留了99品牌,陆续推出上线“99Moto”“99Pay”“99Food”等业务。
iFood在当地的根基深厚,一度向商家推出“二选一”政策,最终2022年、2023年,包括99Food、Uber Eats等多家外卖服务平台退出外卖市场,仅保留面向超市商家的杂货配送服务。
不过与两三年前相比,滴滴在巴西同样扎得更深。近年99陆续推出了网约摩托车99Moto、物流快送、电动车出行品类99 Electric-Pro等业务。
2022年初,99Moto上线——早于Uber在巴西的布局。据字母榜了解,目前已在巴西完成10亿次订单,覆盖巴西3300多个城镇。在墨西哥、巴西的网约车市场中,摩托车承运订单规模已占据了不小份额。摩托车恰能丝滑承接滴滴在巴西的外卖配送、乃至更广阔的杂货配送。
这也是滴滴在巴西做外卖与3年前的不同之处,它拥有更庞大的配送体系,更高的用户规模——150万注册司机和5000万用户。
如滴滴相关负责人说的,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是滴滴在当地城市服务生态的自然延伸,“不是从零开始”。
有趣的是,滴滴在宣布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时,还曾提及一个因素:不少当地商户希望,滴滴也能够提供外卖服务。
99Food、Uber Eats相继退出巴西市场时,巴西酒吧和餐馆协会执行主席保罗·索尔穆奇曾担忧,巴西外卖市场越来越集中,会导致餐饮企业以及消费者群体的成本大幅提升。“若其失去有力竞争对手,那么将对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酒吧和餐馆)带来伤害,使其越来越依赖这唯一一家外卖企业。”
就在3月底,巴西的网约平台配送员要求平台改善工作条件并提高薪资,包括将配送费最低价定为10雷亚尔(1巴西雷亚尔 ≈ 1.2219 人民币);将每公里配送费由当前的1.5雷亚尔上调至2.5雷亚尔。
iFood垄断巴西外卖市场多年,商户、用户、配送员们显然欢迎新玩家入场,以降低他们的服务费用,这是滴滴们的机会。
三
滴滴在拉美走的是一条已经被Uber验证为真、外卖+网约车双轮驱动的路线。
2016年,Uber开始拓展外卖业务,推出Uber Eats——它成功成为了Uber第二条增长曲线。
疫情期间,Uber外卖业务快速增长,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复用了出行业务积累的庞大用户群体。2020年4月,约40%活跃Rides司机被交叉调度到Eats业务中,“我们在利用Rides平台交叉推广Eats方面变得越来越有效。Rides应用程序的设计中,有直接的Rides、Eats和其他类别服务。”Uber CEO Dara 曾表示。
到去年四季度,Uber来自出行的收入为69.11亿美元,来自外卖的收入为37.73亿美元。
Uber的设想不止于此。Dara介绍,Uber在构建一个连接乘客、用餐者、司机、送餐员的网络,目标是将 Uber 打造成一个大平台。“乘车和送餐只是开始。我们正在将更多的功能和服务集成到 Uber 平台上。”
目前Uber的两大主要服务是打车和送餐,但Dara希望Uber可以继续扩展,涵盖一切出行,如同亚马逊是一站式购物,他希望Uber可以成为一站式交通平台。
Uber、Grab分别在北美、东南亚构筑了出行+外卖的一站式平台,滴滴显然想将类似的一站式平台模式,从墨西哥复制到整个拉美地区,巴西就是滴滴的新站点。
与国内网约车是四轮车不同,滴滴在巴西的网约车业务中,本就有一块是摩托车业务,摩托车从送货、送人不仅丝滑,且能提升成本效率。
配送是一门规模经济生意,订单量越大、订单密度越高,单订单配送成本就会被摊薄。另外多个产品并行能增强品牌认知及用户粘性。
Uber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双业务互相导流使用户在Uber生态内停留更久、依赖度更高。
外卖成为滴滴在巴西重拾的一块拼图。
过去几年,滴滴借由99品牌,已经在巴西串联起了从出行到金融的业务版图,其中金融业务包括信贷和支付,它自然而然地在滴滴出行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接下来外卖业务的拓展,也将会拉动其支付、信贷业务。
当然,最终还要看滴滴在巴西外卖市场的拓展是否行之有效。早期,iFood曾将业务拓展到了墨西哥,但显然现在滴滴战队占了上风,滴滴在墨西哥扳回了一局。
在巴西,滴滴能再赢一次吗?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谭宵寒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