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攻陷”欧美泳池
作者|薛亚萍 来源|直面AI(ID:faceaibang)
Netflix科幻动画片《爱死机》中,有一集讲述了一个名叫Zima的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探索生命本质回归本源的故事。故事的主角Zima,正是欧美家庭热衷的泳池清洁机器人。
如今,这个承载着欧美庭院泳池梦想的智能硬件,在被欧美品牌主导二十余年后,正被一个中国人强势接手。
“我这个名字还挺适合做水下机器人的。”
去年9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第33班的开学典礼上,汪洋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调侃起自己的名字。当时,汪洋说,“我们今年应该可以做到全球第二。明年应该可以做到全球第一。”
早在2023年,汪洋创立的泳池机器人品牌Aiper(元鼎智能),在亚马逊上的市场份额仅次于Dolphin,成为全球第二。
近日,这位80后创业者再次迎来大额投资。
无线泳池机器人公司元鼎智能宣布完成近10亿人民币的战略融资。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在过去三年时间完成四次融资,从A轮融至了B+轮。在最新一轮投资中,出现了全球泳池行业巨头Fluidra的身影。
泳池清洁机器人这一小众赛道,正在逐渐走向大众普及的路上。数据显示,预计到2029年,全球自动泳池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9%。尤其是北美地区,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而Aiper的创始人汪洋一开始瞄准的就是欧美市场,由于深耕欧美市场,汪洋和元鼎智能鲜少出现在国内媒体的公开报道中。这位行事较为低调的创始人,在拿到最新一轮融资后将野心扩展到了全球,不仅持续深耕欧美市场,还要拓展中东、拉美及亚太新兴市场。
谁又能想到,这位有着全球野心的创业者,最初只是一个从重庆山沟走出来的留守儿童。而元鼎智能的“元鼎”二字,取自汪洋家乡的谐音:重庆圆顶山。
01
从大山到元鼎
汪洋破局欧美泳池机器人
1984年,汪洋出生在重庆的一座大山里。
汪洋小时候家境贫困,一学年五块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最后还是靠找亲戚借钱,汪洋才上了学。后来汪洋的父母去上海打工,汪洋就成了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汪洋生活的村子背后,有一座很大的山,这座山没有山峰,山顶是圆的,所以叫圆顶山。每到正月初一,村民们登上圆顶山,登高祈福。这时候,汪洋就会在村民的接济下,吃得饱饱的,这是汪洋一年中最幸福的一天。
直到后来走出大山再到创业,汪洋都记着自己不能再饿肚子。创业时,他将公司命名为“元鼎”,取自家乡圆顶山的谐音。
图源: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官方账号
大学毕后,汪洋进入Global Sources环球资源工作,这是一家为企业出海提供商业资讯服务的公司。在过去的50多年里,这家公司帮助过很多亚洲企业走向全球,其中就有很多中国企业。
环球资源的创始人是一名美籍犹太人,他在1971年的创刊宣言里写道,企业的使命是:“我们通过促进东西方贸易以达到世界和平。”
汪洋说,“直到今天我认为我做的事情,依然在延续这个使命。”这段工作经历,也为汪洋之后选择海外生意奠定了基础。
2015年,汪洋开始自己创业,瞄准欧美市场,他发现了庭院智能化这个场景。
在欧美国家,庭院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场景。但是当时的庭院产品都相对传统,对创业公司来说,“智能化”就意味着广阔的前景。
以户外场景为主,汪洋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的户外便携储能产品。但是,长久以来一直都不温不火。直到2019年,汪洋关注到泳池清洁需求。
美国家庭中私人庭院比较常见,而庭院中除了园艺景观,泳池几乎也是中产家庭的标配。但是由于人工成本高昂,泳池的清理费用相对较贵。于是,泳池清洁机器人就成为了刚需。
经过充分研究和分析后,汪洋发现,泳池清洁机器人的渗透率还不到17%,他决定All in这个行业。
但是,这个市场早已被欧美本土品牌统治了二十余年。泳池机器人最早诞生于1983年,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市场几乎被以色列品牌Dolphin、西班牙品牌Polaris、奥地利品牌BWT等国外品牌所占据。
汪洋的想法也不被很多人看好。汪洋在当时和很多国内的工程师和工厂聊过,因为没有泳池的生活场景感触,他们觉得市场不大,并不看好这个行业。
尽管不被看好,但是汪洋仍然决定押注这个市场。
下定决心后,汪洋砍掉了公司的其他产品线,包括很多赚钱的品类,投入所有资金、资源和人员开发泳池清洁机器人。他解释说,“我们的资金、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用有限的资源同时打赢两场仗。”
后来汪洋回忆说,“这是一个当时看来非常艰难的决定,风险极大,而现在看来是无比正确的,甚至是我创业过程中最正确的决定!做加法是人性,但做减法才是能力。”
02
无线技术和价格优势
汪洋的逆袭密码
尽管这个市场已经被欧美品牌主导二十多年,但是汪洋仍然找到了差异化的切入口。
这也是他敢于All in的原因。
汪洋发现,当时市场上的泳池机器人技术相对传统,大多都是有线的,机器人在工作的时候会拖着一条长达十几米的线缆进行水下工作,这存在着线缆缠绕、漏电漏水的安全隐患。
于是,汪洋就瞄准了“无线泳池机器人”这一路线。
虽然汪洋并未直接从事机器人相关行业,但是汪洋却找来了曾在机器人头部企业工作过的人当合作伙伴,比如CTO(首席技术官)鲍亮与CPO(首席产品官)刘彬彬。
据“脑极体Unity”报道,鲍亮和刘彬彬是清华同学和校友,分别来自精密仪器系和计算机系,曾在扫地机器人的头部企业工作过。其中,鲍亮曾主导了视觉及语音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品类的首次落地。
很快,汪洋团队自研了电池包管理系统和无线技术,解决了续航问题。这样一来,泳池机器人不需要线缆连接电源也可以工作,解决了泳池机器人线缆缠绕的问题。这一技术迭代的意义,相当于从有线耳机过渡到蓝牙耳机。
有了AI技术的加持,Aiper迅速在一众欧美品牌中突围。据魔镜oversea的资料,2023年,在亚马逊泳池机器人销售额TOP 10的榜单中,Aiper仅次于Dolphin,占据20.9%的市场份额。而Dolphin直到2021年推出的新型号Dolphin M700都还是有线款。
不过,汪洋之所以能在一片红海中杀出重围,不得不提的就是价格优势。
这也是国产品牌闯入欧美泳池的一大法宝,魔镜oversea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亚马逊平台上,国产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国产品牌价格大多以300美元级别为主,而海外品牌的均价普遍在600美元左右。
其中,Dolphin的平均价位是Aiper的两倍,Aiper的价格更是远低于西班牙品牌Polaris。Aiper官网显示,其泳池机器人不仅有百元级别的,也有千元级别的。比如较为便宜的低至169.99美元,也有中高端系列售价2599美元。
价格优势戳中了美国用户的消费心理。
同样做泳池机器人的“思傲拓”创始人邓卓明接受36氪采访时说,受消费能力影响,美国绝大部分用户倾向购买500美元以下的泳池机器人产品,“美国消费者主要看价格,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家庭工具而已。”思傲拓的泳池机器人Grennix,均价为138美元。
汪洋曾解释过Aiper成本控制的问题,是由于储能产品和庭院智能产品间的联动,使得Aiper相关产品的成本至少降低20%-30%。
除了技术和价格优势之外,Aiper能够迅速打开市场,还在于它和KOL的合作,特别是泳池红人合作。
在调研阶段,元鼎智能的海外团队就深入走访调研,包括调研一些泳池红人的家庭,拿回第一手的用户需求信息。在营销阶段,Aiper入驻TikTok并开通TikTok带货佣金计划,邀请不少百万级别的TikTok红人推广自家产品。
03
智能浪潮与红海竞逐
泳池机器人赛道的未来暗战
汪洋的创业故事中,智能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必备因素。而无线泳池机器人智能化,也越来越重要。
大模型的到来,已经使得人形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
而大模型等AI技术的进步,某种程度上也将推动泳池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大模型具有强大的理解能力,对于泳池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等方向有明显利好,使得泳池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泳池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同样做泳池机器人的浪涌未来CEO沈辉在接受“CETA”采访时说,从短期来讲,AI可以在环境感知、场景识别等方面帮助泳池清洁机器人带来清洁效果、清洁效率的提升;从中长期来讲,AI还可以在泳池水质检测维护等广义的泳池维护上赋能。
技术上的迭代更新,使得这条赛道越来越拥挤,汪洋也面临着更多对手。
国产泳池机器人几乎攻占了欧美市场的庭院。2023年的亚马逊平台上,国产品牌占据半壁江山。
比如同样主攻北美市场的泳池机器人公司星迈创新,上个月刚刚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20亿元;水下清洁机器人公司思傲拓也刚完成7000万元的A+轮融资,也是以北美等海外市场为主。
而专做垂类泳池机器人赛道的企业,未来可能还要面临宇树、智元等人形机器人创企的挑战。
通俗来讲,这些人形机器人公司做的就是通用机器人,就是能够像人类一样能处理各种任务。泳池清洁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智元人形机器人已经在数据采集工厂里,被训练洗刷马桶、使用洗碗机等。智元具身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任广辉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预计5年左右,机器人将走入家庭场景去实际地创造一些价值。”
不过,面对竞争,汪洋心态很平稳,“担心没用,我无法阻止其他人做正确的事情”。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ID:faceaibang),作者:薛亚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