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暂停一周年:困则思变 候审企业出路探寻
权宜之计
1、转新三板
今年1月16日,在北京金融街,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结束试点,正式揭牌运行。自从IPO出现“堰塞湖”以来,监管层也一再鼓励排队企业转到新三板挂牌交易。
前瞻投顾统计发现,在新三板试点急速扩容的背景下,2013年7月,除了有43家企业挂牌外,还披露了20笔定向融资,融资规模达到3.17亿元,单笔募资额约1585万元,且挂牌数量、融资金额均创年内新高。
与大型企业云集的主板和营收已上规模企业聚集的中小板、创业板不同,新三板的挂牌公司多为营收规模较小、处于发展初期的高科技与新兴产业公司。未来,新三板有望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石,从新三板转板A股的程序也会更便利。基于以上判断,前瞻投顾认为,IPO待审企业可以考虑尝试新三板这条路,待市场稳定、机制成熟后再转战A股。
2、中小企业私募债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6月初,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首批通过了9家和10家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备案申请,目前6只中小企业私募债已经亮相。截至去年12月底,中小企业私募债共筹资84.1亿元。而在欧美市场,高收益中小企业债券基金正成为热门的投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办法》明确提出,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规模不受净资产的40%的限制。需提交最近两年经审计财务报告,但对财务报告中的利润情况无要求,不受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的限制。总体而言,中小企业债券准入门槛低、操作灵活、发行周期短,是解决IPO排队企业燃眉之急的首选方式之一。
3、转战境外
如果登陆A股比较困难,拟上市公司可以转战其他市场,比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
以香港为例,前几年,由于大陆政策规定的变动,赴香港特区上市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去年底,监管层已经明确放宽了境外上市门槛,让更多的民企可以到香港上市。虽然国内市场市盈率较高,首次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不过香港市场虽然市盈率较低,但后续融资要更加便利。
此外,经历过去年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A股市场的市盈率也逐渐回归理性,市盈率优势正在减弱。对于拟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而言,与其在国内无限期排队等待,再加上一年的限售期,抛售时还要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还不如试一试境外上市。
4、并购退出
目前正处于排队煎熬状态的拟上市公司,虽然普遍都面临资金匮乏的困境,但他们却是当前中国市场上极具发展潜力的一批中小型企业。
而根据前瞻投顾对并购交易的经验解读,被并购的企业基本上需要具备三个资质,第一是产品或服务有特别大的市场需求;第二是技术独特,或具有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第三是主营业务符合收购者的发展诉求,比如跟收购者业务是互补的,或者是直接竞争对手的。
其中,前两者是目前的IPO排队企业普遍具备的。至于第三点,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监测信息,目前市场开始出现并购浪潮的拐点,市场存在大量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项目,部分优质的已上市公司也在观望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因此,对于资金渴求较为迫切的拟上市公司,寻找合适的并购退出机会,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5、主动撤材料,以观后势
从财务核查的工作部署及280余家主动撤材料的成效来看,监管层净化资本市场环境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对于一些资质不是特别突出,发行期望不是特别大的拟上市企业,不少业内人士的建议是,主动撤材料。
前瞻投顾认为,第一,去年A股不过首发了150家企业,而如今在排队的企业数量已经多达700余家,即使企业坚守阵地,哪怕是扛过了这场IPO暂停期,也得等到至少2年以后才有机会发行上市。
第二,部分企业为了IPO,已经倾其所有,几年排队下来,已经是弹尽粮绝、强弩之末了,如果硬要坚持,拖垮的不是别人,而是企业自己。此时主动撤回材料,重整旗鼓,寻求其他出路的同时,也在场外静观其变,待新股市场缓和些再考虑回来,也是明智之举。
作者简介:董乾,系深圳市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负责人,带领团队给20余家企业提供过IPO咨询服务。从业多年来,在为拟上市企业提供细分行业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交通、铁路、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更是具有独到的研究视角。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