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获批 上交所有望改变“沪弱深强”格局
4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决定原则批准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试点将在6个月后正式施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将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沪港推出沪港通深交所“近水楼台未得月”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沪港通”可带来三方面好处:一是内地市场估值低,尤其是上海市场低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沪港通”可为上海市场带来资金;第二,“沪港通”可以为香港市场注入新的资金来源渠道;第三,两个市场、两个池子的水比一个池子多,可以进一步增强两地市场的活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个已保密两年之久的方案让上交所、港交所迅速成为市场焦点,而与港交所只有一河之隔的深交所则被摒除在这个方案之外,被媒体戏称“近水楼台未得月”。对此,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1日表示,此次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暂未纳入深交所,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有利于平稳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沪港通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重要探索,相关制度安排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初期由沪、港交易所先行先试比较稳妥。
二是有利于防范风险。上海与香港两地市场估值水平较为接近,沪港通对两市场估值水平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试点平稳起步。
三是基于交易所自身的需求。沪、港交易所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通过商业谈判,自主选择以互联的方式开展合作。
“在沪港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深、港两地市场可以具备更好的条件,在更高的起点上自主探索包括互联互通在内的各种合作形式。中国证监会也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深港两地市场加强合作与交流。”张晓军表示。
IPO咨询机构前瞻投资顾问(主要为拟上市公司提供上市前细分市场研究和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认为,今年以来,证监会推出一系列举措,相信也是为沪港通的实行铺路,包括IPO股本限制取消、优先股、筹建国际板、成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等政策,沪深两市沪弱深强的局面或许将会有显著改变。
上交所积极布局改变沪弱深强格局
沪深两市沪弱深强的局面由来已久,沉寂已久的IPO在今年初重启,首批上市的48家公司只有6家来自沪市上交所,数量远远落后于深交所的42家。
另一方面,有“堰塞湖”之称的IPO候审储备资源,沪市也是处于下风。截至2014年4月3日,IPO排队企业共有675家,其中上交所主板有168家,远不及深交所(中小板276家,创业板231家)。
对于企业的上市地点选择,按照证监会此前的规定,IPO融资股本在8000万股以上的,原则上在上交所上市,5000万股以下的,原则上在深交所上市,融资股本在5000万股至8000万股之间的,由相关公司自主选择。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使沪深两市的发展出现不平衡。
证监会在3月27日宣布,拟IPO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预披露之前自主选择上市地,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地选择的松绑,使得沪深市场当前的格局将有所改变。根据证监会要求,新申报企业和目前已排队企业,都可以自主选择上市地点,不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
两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这场上交所与深交所的资源之争中,拟上市企业无疑将成最大赢家,现在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交易所,而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会促进交易所提高服务水平,对企业而言是利好。对于一些资质较好的企业,甚至可以因为两所的竞争抬高IPO发行价格。前瞻投资顾问认为,未来沪深交易所的服务功能肯定会加强,且有利于沪深交易所提高服务效率与能力,总体而言对市场有利。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