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之路在何方?
平桂区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桂、粤、湘三省结合部,北上桂林180公里,南下广州270公里,是中国大西南主要的出海通道,有“三湘入桂门户、八桂入粤要冲”之美誉,曾是“千年锡都”、“广西工业摇篮”,是中国核工业“开业基石”,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铀元素原料,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保障基地。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2011年11月,平桂区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衰退等压力。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必然要求。
随着2021年《“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正式获批,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下一步产业转型做出了重要指示,产业发展的方向路径更加清晰,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也进入了关键期。
一、平桂区产业转型取得的成效
2021年,平桂区围绕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产业文章,坚持科技创新,以轻工产业为主载体,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壮大发展,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全区GDP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31.4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在全区111个县区排第二名;实现接续替代产业碳酸钙产业增加值224.4亿元,规上制造业总产值211.9亿元,规上制造业增加值57.9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持续保持在广西“第一方阵”,并荣获“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产业取得的主要成效如下:
“华夏锡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创新因子发力,平桂区钨锡钛传统产业发展质量更高。依托平桂区钨锡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持续推动钨锡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重点由开采加工向研发新技术新材料转变,优化提升“原矿(外购)—锡锭钨锭—精锡精钨—尖端合成材料”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优质新产品、新技术的产出率及蓝钨、钨粉、碳化钨等新产品的开发利用率。企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逐步增强,平桂飞碟公司获“中国第三届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先进矿山”“全国出口创汇企业500强”等称号;金源稀土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广西稀土材料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碳酸钙产业逐步向绿色高端化集群发展。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持续优化“石材矿山开采—板材和工艺品—边角废料回收—重质碳酸钙超细粉—合成人造岗石—新材料(涂料、塑料母粒、新型建材等)—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回收”的“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循环产业链。先后引入人造岗石、高端粉体、塑料母粒、涂料、新型建材以及机械加工、树脂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行业企业,截至2021年底碳酸钙上下游及配套产业企业达到5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95家,实现产值117.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2.9%,同比增长20.5%。加快与中国科学院、贺州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透明膜用碳酸钙、无机人造大理石制备、重钙原料稳定控制等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实现石材碳酸钙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全国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认定中,平桂荣获“国家火炬贺州平桂碳酸钙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全国仅5家、广西唯一一家产业基地上榜)。持续实施“三个一批”举措,完成将250家企业整合为60家“搬迁入园”,138家企业“就地整改”整合为76家,其余既不申请搬迁入园、又无法就地整改的企业计划依法取缔,实现“就地整改一批、搬迁入园一批、依法取缔一批”,从根本上改变了石材碳酸钙行业企业的小散乱现状。
黄金珠宝产业真正实现从“无”到“有”。围绕打造黄金珠宝千亿元产业集群目标,贯彻“供应链”引领“产业链”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黄金珠宝产业加工体系建设,自2019年底筹划建设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以来,黄金珠宝产业历经从无到有、茁壮成长到蔚然成林,产值逐年攀升,2021年园区创造产值接近300亿元,仅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前三年规划产值超200亿元的目标,同时也是全国同类园区当中招商效率最高的园区。广西黄金珠宝产业作为自治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重点示范(第一批)项目”,产业集群规模凸显,现已累计完成进驻企业62家,10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5.4亿元,同比增加252.44%。
现代服务业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一是结合碳酸钙、黄金珠宝等重点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获批“广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二是依托广西东融怡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广西鑫亿通供应链有限公司、广西衣路通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新兴服务业的产业占比不断上升,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8.6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广西排名第2。供应链平台实现商品销售额255.9亿元,同比增长682%,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零售额增长334.2%。三是积极培育和壮大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3家、2021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均排在全市首位。
特色优势农业从“边缘”走向“前沿”。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增速排广西第一。截至2021年底,平桂区累计建成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5个,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获得了供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供港备案基地认定、绿色食品认证和圳品认证,注册了“非常桂”“野里乡”等产品品牌,获评为“广西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自治区设施农业发展现场会示范参观点,羊头镇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芳林马蹄”入选广西2021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名单。
二、平桂区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1.坚持以“资源+产品+市场”业态融合模式,破解“接续产业难壮大”难题。平桂以产业转型为重点,着力促进产业融合、带动经济加快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资源+产品+市场”的发展新道路。一是依托丰富的碳酸钙资源,以“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一改以往“资源开采、产品加工”的产业低端老路,在“资源+产品”环节嵌入市场平台(广西东融石材•碳酸钙交易中心),以市场引领碳酸钙产业走向价值链中高端。二是以“供应链”引领“产业链”,将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打造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示范园、新高地,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两业”更加深度融合发展。
2.坚持以“全力东融,打造技术人才双飞地”合作新模式,破解“人才技术难引入”难题。近年来,平桂区通过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在精准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初步摸索出一条发展“飞地经济”的路子。一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引进一批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平桂,实现科研孵化在深圳或上海,生产、仓储在平桂,销售市场在大湾区的“双飞地”经济模式。二是“筑巢引凤”投资130亿元建设黄金珠宝产业园,配套建设黄金珠宝无人运输的空港产业园,打造黄金珠宝产业供应链,引进了黄金珠宝B2B服务商“珠宝管家”,探索出了从“拼政策”到“拼服务”转变的“平桂版”深圳速度东融模式。三是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周末工程师”等工程,在深圳、上海等地建立2个以产业育成中心为载体的“人才飞地”,实现项目在发达地区孵化、在平桂生产投资的目的。
3.坚持以“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良性循环生态圈”模式,破解产业结构不优难题。平桂区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遵循产业升级规律转型,既使老产业焕发新活力,也促进新产业不断结硕果,经济结构实现以石材碳酸钙为主导的单一资源型经济向多产业同步发展的多元复合型经济的重大转变,经济增长从扩张存量转向培育增量。一是主动融入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提出“345”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即碳酸钙、黄金珠宝、大数据三大千亿元支柱产业,金融业、建筑业、生态养殖业、康养文旅业4个百亿元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设施农业、新能源产业、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5个十亿元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通航、电商直播、电子信息、服装、美妆等新兴产业。三是坚持以“个转企、小升规”培育模式,整治“小散乱”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规范企业、园区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加速产业升级。
4.坚持以“优运营+多元化”园区管理模式,破解园区发展瓶颈难题。土地供应,资金是园区发展关键,平桂区初步摸索出多条解决园区土地供应不足、融资渠道窄的方法。土地方面,一是突出土地开发“亩产效应”,逐步建立起系统性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盘活土地生产效益;二是对园区新征土地、腾退土地积极采用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方式推向市场,逐步减少园区拍卖土地总额,强化对今后土地使用和管理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三是调整土规加强源头控制,采取“提前介入”、“一票否决”等手段严把项目准入关,促进用地混合。融资方面,一是整合组建做强做优工业区运营平台,创新工业区投融资体制,实现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管理市场化;二是促进工业区与驻园企业合作,成立工业区金融服务联盟,依托该金融联盟引进社会资本/企业资金参与工业区的共建共享;三是开展“民企技改·一帮到底”服务行动。对标自治区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梳理捆绑一批园区产能落后、技术落后的粉体加工企业,结合自治区技改政策,制定相应技改方案,积极申报争取自治区“千企技改”在建项目设备投资补助。
5.坚持以“线上+线下”招商引资不断链模式,破解招商引资难题。平桂区促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经验:一是采用“不见面招商”方式,组织“云路演”“云签约”等云端招商模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举办数字招商展览会,使用“映客”“抖音”等直播平台举办招商推介会。二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方式,主动东融。在深圳水贝成立平桂区驻大湾区招商办事处,进驻大湾区开展驻点招商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大力推行“一把手”招商做法,由区政府牵头,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外出招商,带头洽谈推进项目,切实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创新“政府+智库+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新型政商合作模式,凝聚了行业资源,推动区域合作,促进产业转移。五是创新实施重点产业“揭榜招商”模式,建立从挂榜到揭榜、履榜、评榜、奖榜的“揭榜挂帅”全链条机制,面向全国“揭榜招商”,大力选拔使用不论身份、不限年龄的机关及市场化人才,着力打造促进产业发展的“先锋队”,激励领导干部型、行业精英型、经验专家型等各型人才揭榜攻关,实现招商“质”与“量”的双线提升。
6.坚持“园区社会化+两业融合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平桂区高度重视产城融合工作,逐步形成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了产业自我更新能力,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一是推动产业园区社区化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各地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结合平桂区产业布局,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理念,依托黄金珠宝、大数据、服装美妆等轻工业产业园区,加快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产城融合逐步从“串产联城”向“亦产亦城”方向发展,实现“人在平桂生产”“人在平桂生活”。二是促进轻工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夯实产业基础吸引要素集聚。通过新产业新业态的引入和培育,推动广西鑫亿通黄金珠宝供应链、广西衣路通供应链等服务平台向广西轻工先进制造业渗透,整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现代供应链服务功能于一体,从而促进平桂轻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平桂区产业结构,促使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以产业为基础吸引和凝聚人才,促进高品质生活、居住、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城市配套功能和服务业的完善。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建议
重视资源型产业创新因子的注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崛起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资源开采和粗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征明显,资源浪费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因此,在国家提倡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时期,一方面需要高起点布局资源型相关产业,积极推进能源资源集约、高效、绿色开发;另一方面需要将产业发展重点由开采加工向研发新技术新材料转变,鼓励资源类企业进行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和升级,培育形成能源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创新型产业集群。
重视接续替代产业集聚发展。在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要“眼光向外”,不能仅停留于区域现有资源能做什么,而是要在“政策+市场”的双重指引下,发现适合当地发展的潜力产业,同时将园区建设作为新产业培育的关键,以园区为载体促进新产业集聚发展。如平桂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抢抓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外溢机遇,以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为产业发展核心载体,按照“双飞地经济”模式打造黄金珠宝全产业链项目,从产业政策扶持、产业配套完善到生活上的人性化关怀给予了企业强力的支持与优质的服务,让园企在平桂的“双飞地”模式中得以成长壮大,并支持企业走“资源+产品+市场”产业发展新路,依靠交易中心、供应链平台开拓产品市场,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了黄金珠宝产业从“无”到“有”。因此,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在“眼光向外”的基础上,需要将园区建设成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温床,加速核心资源的导入,能迅速做大产业,成为企业发展的集聚地,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重视招商模式的多元化。地方政府传统招商模式可以划分为资源型招商与政策型招商两大类,在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的今天,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红利将耗尽,而依赖地方优惠政策,传统单一的招商模式对于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的吸引力极低。因此传统招商引资模式需要升级,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时代新型的招商模式,如平桂区云端招商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在招商引资团队建设方面注入创新因子,如平桂区“揭榜招商”模式,加快形成适合当地且具有特色的多元化招商体系。
重视园区运营思路的培养。运营是成败的关键,决定着园区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的园区已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逐步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更加注重园区产业发展生态圈的建设。但是由于目前多数园区的发展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加之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建设资金缺口大,导致园区的总体开发、配套建设速度缓慢,特别是在完全行政手段管理模式下,园区管理者面对资金问题更是束手无策,因此,园区可以考虑引进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入股园区开发建设、组建或者引进运营公司对园区进行管理,一方面可以解决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专业的园区运营管理制度能全方位助力企业成长发展,如平桂区“优运营+多元化”园区管理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业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