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现代城市更新及产业逻辑浅析

分享到:
20 李江伟 • 2023-02-12 15:00:4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068G0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中国城市化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

“城市更新”是对建成区物质空间和承载功能进行持续性改善的建设活动,是城市发展的规律过程和历史常态。我国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标与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产业空间供给模式、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密切相关。

表1 不同阶段城市更新的比较

1

城市更新逻辑转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更新模式从大拆大建,转向有机更新,尤其在旧城里面做更新,与新城开发相比,更新成本高、要求也高,因此,对税收亩产的要求也更高,所以旧城更新关键的问题不在作图,而是算账。

图1 城市更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1

不论是制造业回归都市、科技回归都市、还是文化产业的复兴,都可以通过产业的方式,为旧城更新算好这本大帐。

一、如何算好城市更新的大帐

要实现有机更新的可持续,就必须让现在的土地的利润产出提升,那么在既有的土地存量下,要怎么提高土地效益,这就需要新产业;引入好的产业才能带来高质量的税收,政府收入增加,开发企业赚到租金,区域价值也提升了,对于市民好的就业也增加了,这样一来在城市更新中,政府、企业、市民等等各方利益的博弈,都会大幅度地缓解。

要想重塑城市、人口、产业,不仅仅要实现旧城的空间这层“壳”的更新,更要通过空间的更新,实现旧城价值“瓤”的更新,再用更新的城市吸引专业化人才,用人才来促进产业繁荣。[1]

科技回归都市,制造业回归都市,还有都市文博区等等,这些新的方向,都是引领新一轮城市更新的世界浪潮的前沿趋势,他们都为城市更新“瓤”的价值,树立了新的标杆。

二、为什么说科技回归都市是新趋势

随着各地竞相引入亩产更高的产业,科技产业的三大要素(工作方式、工作对象、科技人群)发生了变化。

科技本身的工作方式变了。现在科技创新的知识复杂度和综合性,呈指数级地增长,现在讲求跨学科交流、跨界合作,跟多元的科技人才进行思维碰撞;这种多元的人才储备环境,再加上科技创新需要的庞大的信息流、资金流,就不再是单一的园区能够提供的,在大都市尤其是市中心会更加具备这样的环境。

科技的工作对象变了。现在的科技创新逐渐从工厂转向城市,从生产转向了生活,以前大家都在工厂里面研究机器怎么运转,螺丝钉螺母怎么制造,现在以解决城市问题,城市生活为目的的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像咱们平时用的社交软件、购物软件、出行软件,还有很多企业用的数据服务等等,这些都是城市里各种生活问题的巨型发生器、制造器,特别大城市更是科技企业发现、测试与解决各种问题最合适的场地。

科技人群变了。主要是变年轻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十余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年龄结构持续保持年轻化。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39岁以下人群约占3/4,50岁以上的不到10%,也就是说他们以中青年为主,现在的科技人群,早已不是人们印象里的白发苍苍爷爷奶奶的形象了,而且过去几十年,这种年轻化的特征一直都在加强,在这个时代如果只有枯燥的科研工作的话,是不能满足90后甚至00后这些年轻人的,他们一边做着科技创新,一边也渴望着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所以目前世界各大城市,也都在通过将老城区激活为适合科技人群工作、交流的地方,来吸引科技人才,从而激发创新产业的增长。

在这三种变化下,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大都市的市中心,通过更新改造吸引科技人才与企业,然后形成一个个典型的科创聚集区。他们就好像是城市水泥森林当中的硅谷,而且每一个都有自己响亮的新称号,像纽约曼哈顿高楼大厦里面就形成了硅巷,以前破败的东伦敦的老城区就有硅环岛,以潮流时尚著称的东京涉谷还诞生了比特谷等等,这些地方随处可见的适合交流的场所,比如咖啡馆、酒吧等是他们统一标配,科技创新很多时候就是聊出来的,在这里更像是一个共享办公室,坐满了周边科技公司的年轻人,有拿着电脑工作的,也有互相聊着项目的,不管是和已经认识的还是刚认识的朋友,他们往往在思维碰撞中新的跨界灵感也就发生了。当然文化需求也是他们的精神必需品,这种都市里的科创聚集区,要不然就紧挨着文化设施的集中区,要不然就自带强烈的文化休闲属性,像纽约硅巷旁边就是百老汇,然后东京的涩谷本身就是时尚中心,每年会开展超过50场的大型文化活动,下班后去旁边的剧场看剧,在路上遇到科创周之类的活动也屡见不鲜,还有一点就是老城区里面依托交通枢纽的城市更新(TOD模式下的更新改造),越来越变成了科技回归都市的潮流。

科技回归都市已经是大都市老城区城市更新的重要趋势之一,科技创新的工作方式,工作对象的变化,再加上科技人群的年轻化,这些因素是这种趋势出现的重要原因。楼上孵化器,楼下卡布奇(诺),外加丰富的潮流文化生活,这就是城市更新中需要打造的科技人群喜欢的工作环境。

三、如何理解制造业回归都市是新趋势

当下已经有一部分的制造业,开始适合进入城市了,那就是都市型工业。这种形势出现,是随着制造业的高科技化所带来的,和传统意义上的工业不同,都市型工业有轻量化、小型化、高自动化等等优点,它们更适合进入市中心,也对高端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信息等资源有很大的依赖,而这些往往在都市中心区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来说,大城市就更有魅力了,老城区的城市中心,尤其是那些市区里的老厂房们,就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它们在区位上更接近市中心的密集的资源,还可以通过更新改造,变成新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容器,是制造业回归都市的主要承载地;还有一点,城市里的那些高技术公司,他们对这些高精尖的工业品有庞大的需求,比如基于3D打印技术的成熟,像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等等,往往是客户提出需求,很快(周边)接单的企业就进行试做、测试,再提要求、再改进、再下单,这样的过程中离不开都市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持,制造业回归都市可以说是双倍的价值,不仅他们本身有产业价值,而且也能支持科技公司的发展,符合城市更新对算账的高要求。

从国际上来看,各大都市也都在这么做,比较典型的就是纽约,我们通常认为纽约是一个金融业发达,经济虚拟化的一个城市代表,但事实上纽约在制造业上也没有停止发力,美国城市制造联盟的主席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就曾说过,令纽约取得发展的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尤其是3D打印、电脑数控机床、通过软件的设计工作等这些Micro Manufacturing(微制造),甚至在06年为了保障工业用地,纽约政府还专门制定了IBZ(工业商务区规划),进入工业商务区的企业,能够享受到专门的税收减免和商业援助,其实纽约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并且鼓励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因此不会把这些地区再去规划成住宅用地的,在这种政策下纽约市区里就有大量的旧有工业设施,通过城市更新焕发新生,在紧邻曼哈顿的旧布鲁克林造船厂,通过城市更新变成了制造业回归都市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这里改造成了集研发、设计、制造、展示于一体的都市型高端制造业的空间,主要面向新型的军民融合的精密制造领域,靠着在太空技术、纳米、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纽约市初创企业仅次于曼哈顿排名第二的区域。

案例:某家美国的高科技的国防产品的供应商说,他们原本因为高租金,想要搬出市区的,但是后来慢慢就想明白了,为了吸引人才和链接商业资源,把这么一家高技术的制造业企业布局在郊外,绝对是不够明智的,所以能看到现在很多国内城市其实也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并且有所行动了,比如上海就提出要在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高附加值的都市型工业,广州天河区更是把现代都市工业列为了主导产业之一,而且还提出到202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提升到9%,杭州、南京、重庆等地方也都提出过发展都市型工业,在国际上纽约、东京、巴黎也都是保留着庞大都市型工业的典型,尤其是东京市区南部的大田区,会发现这里存在着大量的城区中的小型制造业企业,而且其中很多都是拥有高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

制造业回归都市,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大都市的一种潮流趋势,轻量化与小型化,再加上需要贴近城市资源的特性,决定了都市型工业更偏爱大城市的市中心,老城区的城市更新,尤其是城区旧工业设施的改造,可以通过吸引都市型工业的回归,带来更好的产业,并且同时促进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最终帮助城市更新算好产业这本账。

四、文化复兴,会是老城重振的钥匙吗

城市更新的文化复兴。旧城区的更新,历史文化保护无疑就是最重要的内容了,文化早已脱虚向实,成为一个大产业了,况且文化产业从来都有逆势增长的基因,近现代的经济大萧条中,文化产业几乎都是逆风增长的,美国大萧条的时候,电影业迎来了黄金期,百老汇也进入了辉煌时代,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摇滚文化明显繁荣起来了,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靠着动漫和游戏产业的增长,实现了文化立国的目标。城市更新中文创、文艺这些内容都是常客,但文创一般是很难带来直观、可观的效益的,特别是文化艺术,很多是依靠补贴在生存,但他们可以给老城带来不可或缺的人气或知名度,也就是能把场子给做热,同时文创、文艺也是高端人才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对于人才、产业的吸引来讲,是最低的启动成本了,像百老汇、伦敦西区、东京乐町这种文化演艺资源非常集中的地区,是旧城文化复兴的代表,他们都可以叫做都市文博区。

由于文博区所需要的文化资源等级、市场需求量级很高,所以只有尽可能的聚集才能实现1+1>2,纽约曼哈顿的百老汇就是典型,靠着40多个剧场演艺资源的聚集,成为了老城区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高度繁荣的区域,不光激活了老城,还是纽约这种世界级城市对人才的重要吸引力之一,成就了纽约硅巷的发展。

都市文博区是旧城文化复兴中顶级的“瓤”,除此之外历史风貌的保护是旧城更新中的主题,如何做好旧城更新中风貌保护的文章,关键就是要用新的场景来延续旧时光,有两个关键点值得探讨,一个是全息度,全息度就是结合文化来讲好故事,比如波士顿就用一条地面上的红线,串联起老城的所有历史重要地点,每个地点还安排了演员,讲解那段历史并且和你互动,那么波士顿的历史游客就能完整地作了解了;二是沉浸感,实现沉浸感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营造穿越感、避免穿帮,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是一个历史名城,以古罗马戴克里先宫为中心的老城,通过常年的更新和维护,现在已经是亚得里亚海沿线,仅次于威尼斯的人气中心(如果有时间在戴克里先宫前的广场上坐上一整天的话,就会看到从早到晚,不断上演的还原当年古罗马文化的表演,有的是将军带着卫队在广场上演讲动员的,也有罗马士兵装扮的演员列队执勤的,还有和你互动的,他们口号声也是经过特别训练的,普通人很难喊出这种雄浑感,身上穿的甲胄还有手中的武器也非常精良,细节之处特别到位,让人感觉一下穿梭到2000年前的罗马街头)。穿越感也可以通过环境上的打造来实现,东京的(埼玉县)川越市,它的老城在保留江户时代(えどじだい;1603年-1868年)风情的基础上,提炼传统建筑文化特征,并且加以复原,在主街藏造老街上行走的时候,就像是置身于几百年前的江户城,非常应景,让这里也有了小江户的称呼,现在许多节假日就有不少东京人去川越寻找江户时代的影子。

旧城区不是破败的累赘,而是文化复兴的承载地,在这个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文化复兴是能够拉动人气做热场子的,对于吸引人才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高能级文化资源聚集所形成的都市文博区,则是高能级城市、都市圈值得探索的旧城更新、文化复兴利器,同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其关键在于全息度和沉浸感的营造。

总体而言,城市更新是通过改变用地类型、更新建筑利用方式、改善基础设施、重新导入产业要素等手段,实现城市更新区内空间功能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优化、城市文脉传承及居民自治能力增强等多元化目标的过程。当下各大城市应着力支持和培育有产业投资价值的创价机制,塑造有活力有魅力的产业闭环,通过传播、赋能再造和资本加油,构建由内而外的产业发展动力,真正带来经济和文化的共同促进,落实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战略。

[1] “新地理”模式:“城-人-产”,哪里宜居,人才就会在哪里聚集;人才在哪里聚集,人类财富就会在哪里汇聚。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业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2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李江伟
产业规划师
27670
关注
18
文章
9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