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研究札记——阳江市(上篇)
一、产业研究概要
2022年,外来投资主体来阳江投资总额呈下降趋势,投资主体主要来自广东省。通过对阳江市工业产值构成的研究发现,当前该市经济仍然较依赖重工业。
二、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城市简介
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东与恩平市、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区,南临南海。海运可通航广州、湛江、香港、澳门等地,陆运有罗阳高速、开阳高速、广东西部沿海高速、325国道,三茂铁路和深茂铁路东西南北横贯市境,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全市土地面积7966.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阳江市常住人口262.22万人。
阳江市是北部湾城市群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著名滨海旅游城市;是广东省海洋大市,海洋资源丰富;拥有中国十大最美海岛、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海陵岛、以“国家地质公园”凌霄岩为代表的阳春山水和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业宜居之城”、“中国刀剪之都”、“中国风筝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蚝都”、“中国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等荣誉。
(二)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2022年,阳江市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23+N”工作安排,有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韧性彰显,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5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0.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2022年阳江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556元,增长0.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服务价格指数上涨1.1%,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7%。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3%,衣着类下降0.5%,居住类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6.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0%,医疗保健类下降0.5%,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5%。
与此同时,阳江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23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8%,比上年回落 0.22个百分点。
阳江市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3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7.2%,按自然口径计算增长0.8%。其中,税收收入47.55亿元,下降10.8%;非税收入30.80亿元,增长26.2%。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9.43亿元,增长9.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05亿元,增长15.1%;教育支出48.60亿元,增长8.9%;卫生健康支出32.11亿元,增长1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01亿元,增长9.5%。民生类支出21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8.5%。
(三)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各有特色
工业方面,通过整理分析2018-2022年阳江市统计年鉴数据可以发现,在金属加工业的发展上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占比中获得头部地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正成为阳江市发展较快的产业,产值占比较2017年提高514.08%。与此同时,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下降较快。
服务业方面,消费市场在需求端及结构端得到持续改善。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63亿元,增长2.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2.86亿元,增长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77亿元,增长3.0%。
阳江市旅游市场持续衰退。2022年阳江接待游客882.8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9.9%,为2019年水平的32.58%;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68.93亿元,比上年下降19.35%,为2019年水平的19.73%。
三、招商引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阳江市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呈现出增速下降趋势、来源地集中在广东、北京和江苏、投资金额两头多、中间少等特点。
(一)投资总额增速下降趋势显露
2022年阳江市吸引投资总额的能力开始下降。阳江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从2021年的37.80%下降至2022年的-32.80%,下降幅度高达70.60%。
(二)外来投资企业主要来自广东省
根据我院大数据显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来阳江市进行投资的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351、79、37家,显示出阳江对于广东省的资本吸引力很大。
(三)外来投资金额两头多,中间少
根据我院大数据显示,阳江现有的外来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呈现出“两头多,中间少”的分布格局。其中,占比较多的注册资本区间为“1000-3000万”和“1亿及以上”,占比分别达到40.34%和31.04%。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