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建设消费中心城市?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可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全面促进消费将成为我国今后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培育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消费中心城市,有助于推动地区商贸消费提质扩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如今开启建设满两周年,五大城市纷纷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其建设经验对全国其他城市开展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消费中心城市的相关概念
消费城市(Consumer City)的概念较早可见于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等的研究,他们认为消费城市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多样的商品和服务;二是丰富的娱乐设施和宜人的自然环境;三是优质的公共服务;四是便利的交通设施。
中心城市的概念在中国经济学界被广泛使用,指在一定省份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将以上概念进行拓展,消费中心城市是指在国际、全国或一定省份区域内消费供给处在重要地位、具有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起着引领消费发展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按照其消费辐射带动范围,可将其分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国消费中心城市及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等。
二、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效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城市的高级形态,具有丰富消费内容、高端消费品牌、多样消费方式、便利消费环境,是全球消费资源的配置中心以及引领全球消费发展的创新高地。202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五个城市纷纷亮出了最新“成绩单。
整体上看,五大城市消费繁荣度逐步提升,2023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培育城市包揽前四名,天津为第十四名;2023年1-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千亿及以上规模城市共五个,上海、重庆、北京、广州占四席,其中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第一。消费环境逐步优化,由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开展的“2022年度全国100个城市消费满意度”测评中,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四大城市消费满意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2012-2022全国游客满意城市20强”中,五大培育城市均上榜,其中重庆游客满意度累计33个季度排名在60个样本城市前10位,位列榜单第一。
具体来看,五个城市各具特色,竞相发展:
北京:2022年北京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万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520亿元,限上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39.8%,均居国内城市首位;最终消费率56%,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明显。商业消费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构建“国际—城市—地区—社区”四级商圈体系,已完成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三里屯等34个传统商圈的效能提升;优质资源加速集聚,首店数量处于全国第一梯队,2021年以来新增品牌首店1712家,累计孵化品牌达60个,全市入库新消费品牌超300个,累计认定13家消费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消费新场景迭代升级,累计开发“漫步北京”线路200余条、推出北京网红打卡地300个,发挥“双奥之城”优势,打造冰雪项目消费目的地。
上海: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复苏,2023年1-5月,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25.9%;积极举办促销活动,“五五购物节”效果显著,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4月29日至5月28日,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首月期间,上海市线下消费日均近80亿元,与2021年活动同期基本持平,较2022年活动同期增长33.6%;消费资源集聚能力日益增强,口岸消费品进口总额占全国的40%以上;注重挖掘具有新消费潜能的首发经济、品牌经济,2022年新设品牌首店1073家,培育、引领本土品牌121个,目前拥有中华老字号180多家,上海老字号104个;网络新消费品牌建设提速,根据主流电商平台数据,上海网络新消费品牌数量全国占比达到1/5。
广州:2022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298.15亿元,增速排在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第一位。加快打造“产业+消费+服务”特色消费体系,推动产业优势转化为消费供给优势,努力提升城市消费辐射力和竞争力,美妆日化产业规模超千亿,全球家居定制前5企业中广州独占3席,先后获批5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依托枢纽城市流量优势,发展“交通+会展+商业体+消费”模式,做大展览业,展会场次、面积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2,“5+2+4+N”总体商圈布局成型。借由美食提升消费热度,吸引国际客流、商流、人流,将“食在广州”打造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名片。
天津:2022年天津市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9.8%,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1.3%,比2020年提高16.1个百分点;新型商品消费较快增长,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智能手机零售额同比增长46.5%,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0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1.7倍,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3.4倍;推出“8810+N”系列活动,举办暖心购物节、京津冀消费季、品质生活节等600余场促消费活动;全面建设金街、五大道、老城厢古文化街、佛罗伦萨小镇等地标商圈,推动一大批购物中心建成运营,引入数百家知名首店,形成天津卫、时尚潮、国际范;树品牌,聚资源,不断扩大国际知名度,依托天津港口硬核优势,拓展外贸干线、环渤海支线、远洋航线,以外贸新业态创新消费模式,以港口经济带动消费升级,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重庆:2021-2022年全市社零总额平均增速3.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实施消费品牌提质拓展行动,2023年上半年重庆累计引进品牌首店152个,增长141%,截至8月初,累计引进国际知名品牌1100余个、培育中华老字号18个、培育重庆老字号291个,两年来,“重庆造”汽车出口额增长195.3%,巫山脆李、涪陵榨菜等特色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50.0%、166.7%;着力打造“夜经济”,三年蝉联“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大力培育“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生活业态,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已打造十八梯、龙门浩老街、来福士等一批消费新地标,建成南山壹华里、金刚碑等一批消费新场景和鎏嘉码头等33条市级夜市街区,建成弹子石老街、鹅岭二厂等一批商旅文融合精品项目,启动首批13个夜间经济示范区创建,形成多元夜间消费场景,解放碑、观音桥、洪崖洞平均每天客流量达198万人次;壮大“重庆小面”“重庆小吃”等特色美食产业链,进一步增强“重庆味道”国际影响力,相较于2020年,重庆餐饮业税收收入增长23.1%。
三、建设消费中心城市的启示
通过对首批国际性中心城市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启示:
要进一步提升高品质消费资源的集聚程度。高品质消费资源是建设消费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优质资源越集聚越能吸引并留住消费者。从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十分重视消费资源的集聚,通过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品牌经济,加强对本土品牌的培育,加速优质品牌、企业、商品及服务汇聚,提升产品和服务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实现聚客促消费。因此,建设消费中心城市需加快提升高品质消费供给能力,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力解决城市消费资源供给不足、产品和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打造高品质消费空间,加快推进优质品牌、企业、商品和服务的引培工作,实现城市消费资源的聚合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提升,有效推动传统消费模式、消费服务、消费产品提质升级,迈向价值水平更高、消费者更强偏好的发展方向。
要进一步增强品质消费产品的供应。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是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和前提。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衣食无忧”到“高品质生活”,人民需求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深刻转变,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呈现出日益多元、细分的消费诉求。从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经验看,高品质消费资源集聚、消费载体丰富多样、消费场景推陈出新、消费业态丰富等消费供给现状,呈现“新、优、繁”的特点,是提升城市消费吸引力的关键。因此,建设消费中心城市需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趋势,持续优化消费供给体系,从商业消费载体、城市公园及公共空间、文体旅游康养、城市更新等多维度进行探索,突出城市特色,打造有显著识别度、不断更新的消费地标,以人为本、文化为先、注重体验、主题突出的场景营造理论,打造更多具有新鲜感的“沉浸式消费体验”新场景,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提升辐射范围内消费者消费频率,不断扩大消费,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要进一步凸显自身优势打造消费新制高点。消费中心城市不仅是高品质消费资源的聚集地,更是引领区域、全国乃至全球消费创新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随着交通便捷度的不断提升,消费异地化发展加快,导致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建设消费中心城市,特别是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一方面会面临着周边先进/发达城市“虹吸效应”带来的消费外溢压力,另一方面又会面临着周边辐射带动城市赶超带来的对消费辐射能级提升的挑战。因此,要想建设消费中心城市,一方面要以建设消费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强城市群建设,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卫星城市在扩大消费、消费联动等方面高效的合作新模式,增强城市圈协同性,共建共育消费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遵循消费市场发展规律,推动城市资源优势向消费优势转化,打造与周边城市具有差异化的消费市场“引爆点”,率先提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方式、新场景,促进辐射范围内的消费者提升消费频率,不断拓展城市创新力、引领力、影响力,凸显自身在消费辐射范围的“中心”位置。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