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引发中国产业空洞化隐忧
2012-04-25 11:52:39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4月20日,证券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被中国广大的苹果粉丝强烈追捧的苹果,在把中国相关产业牢牢纳入其产业链体系的同时,使中国代工企业堆积木式的经济产出带来的产业获益显得微不足道,亦进一步恶化了中国同业的存续环境;中国已经成为苹果产业链中最大也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但同时,也是最没有话语权的一个群体。
如今,苹果在告别孤傲而偏执的乔布斯之后,新掌门人库克一改过去公司高层漠视中国的做法。作者认为,苹果对华态度的转变,尽管可能带来消费者福利的增进以及中国关联产业某种程度上的发展,但本身其实没有太多的产业意义。这些年来,没有一认为:我们现在看到需求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反应,零售商或者供应商单独都难以应对消费者快速的需求反应。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权利大幅度增加。需求变了之后,不要管你用什么样的销售方式,如果你供需不对路的话,那么你摆到电子商务去也没有用。
TCL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武则指出,从电子商务本身来讲,它的核心价值还是要捕捉消费者的行为轨迹,从这一点来讲,还是C2C和自建官网最有优势。B2C的模式有一些弊端,因为它的数据还不够开放,但是从目前整个影响力来讲,B2C在家电也有比较大的份额,所以这三种渠道之间也在互相的融合。营钢企的经营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作者认为,我们或许不应该一味指责企业扩大产能、亏损出货。行业景气波动、企业盈亏变化,都是市场经济下常见的现象,事先不易预测。出现亏损时,有些企业不肯减产也有它们的道理,比如销售收入高于可变成本、高炉熄火后复产代价大、需要维持传统客户群以应对激烈竞争等。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几年前有关部委就指出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并着手限制新上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几番折腾之后,钢铁行业何以仍然落到这般下场?这意味着行政调控很难收到实效,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家跨国企业可以轻易忽视中国市场与消费者。谷歌在华运营的前车之鉴,相信苹果高层应该清楚。因此,无论库克在华期间说得多么好听,根本改变不了其力图固化中国在苹果全球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的战略意图。
据报道,未来苹果中国战略的目标是一统中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市场,果真如此,这对于国产手机制造商而言,将是致命打击。如果中国的本土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不能占据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则中国的本土产业只能沦落到低质高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中!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