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经开区剑指“千亿产城”
2012-02-28 10:18:11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产业提升 提高核心竞争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经过20年的发展,德阳经开区已经形成了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和“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三新主导产业。李卓信心满怀地表示,未来经开区将大力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打造重装产业集群的同时,形成经开区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产业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打造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和研发产业基地。同时,还将把发展低碳技术和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占领未来市场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扩展产业链条,尽快形成新能源配套产业集群。建立全国新能源装备产业联盟,实现资源要素向经开区集聚,占领新能源装备的制高点,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产业。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新能源装备研发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成为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西三角经济圈有较强影响力的重要发动机和现代制造业中心。
对外开放 大举措大突破构筑大格局
“要想完成经开区的既定目标任务,也要让经开区走向国际,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李卓的目光平视前方,眼里充满着坚定。他说,对外开放上的突破对于经开区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未来经开区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促进开放型经济实现大突破,倾力打造开放的国家级开发区新形象,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大格局,强力推动新一轮大开放、大跨越、大发展、大繁荣。
李卓表示,首先在“破”字上下功夫,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打破体制机制的禁锢、招商引资的误区、行政服务的盲点,清扫死角,激活资源,整合创新。其次在“敢”字上下功夫,加紧实施承接产业转移。要拥有与世界接轨的勇气、善于改革创新的智慧、融入世界经济的魄力,跳出经开区看经开区,跳出现状抓发展。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动态,加快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最后在“放”字上下功夫,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全领域开放,大范围放权,多方位引资;积极融入成渝都市圈、对接成渝经济区,努力将德阳经开区建设成为西部最具活力的产业开放门户。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