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10日

末梢成前沿:辽宁营口三大产业集群凸显高地效应

 2012-06-13 15:09:16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抓运行抢开工拉动稳增长

经济稳增长,离不开大项目的强势拉动,离不开日益强壮的实体经济。当下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让很多企业捂紧了钱袋,而由富士康集团公司在产业基地投资兴建的宏群胜精密电子(营口)有限公司却正计划启动二期工程,开发生产汽车用印刷电路板等新产品。决心来源于扭亏增盈的信心,两个月前,产业基地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外地汽车生产厂,帮助企业弄清了开发汽车用板切入点和方向,对接汽车用印刷电路板配套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逆境往往是“强者更强”的洗牌契机,在产业基地,这个理论得到了充分展现——产业基地狠抓产业培植和企业运行,做好企业建设、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服务和协调。使得一批优势企业正逆势而上,活力迸发,增资扩产项目不断——从一定程度上看,促动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也是一种“招商”。

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智,刚从日本归来。大族冠华并购了拥有百年历史、被印刷行业誉为“日本海德堡”的日本筱原株式会社,选择性地收购了筱原公司的产品技术、专利、装备和全部库存,把生产、制造、装配线运回国内,使产业链更加丰富,同时启动“双品牌战略”,利用筱原百年的品牌优势获得国际优秀的渠道资源,切分全球市场蛋糕。

优势企业逆势走强的同时,一批新的优质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前瞻网获悉,温州商人投资的汇达商业广场项目去年三月拿地、四月开工,目前一期工程主题馆和建材广场主体竣工,招商完成80%,预计八月即可试营业,营口市领导称赞其是“温州速度”,温商却笑言这是“产业基地速度”。产业基地加大项目开工要素的配套力度和保障质量,制定详细的项目跟踪落实计划,加大对接、跟踪、服务力度,今年计划实现 200项3000万元以上的开工项目,目前已开工 143项,开工率超70%。

据前瞻网了解,投资100亿元的盛世国际汽车园、投资90亿元的东旭TFT-LCD液晶玻璃基板、投资89亿元的辽宁特钢100万吨不锈钢、投资74亿元的沿海卫星应用工业基地、投资70亿元的忠旺集团高精铝、投资34亿元的高科技石墨深加工、投资24亿元的锦冠钢铁物流等项目开始建设,投资体量大、关联度高、对产业升级带动力大。这些项目多数是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开工情况是产业基地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前瞻网了解到,今年1月至5月,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完成 43.3亿元,同比增长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72.4亿元,同比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8337万美元,同比增长70%。

引智聚才提升产业动能

“郑博士找来了李博士”,这是目前产业基地流传的一段佳话。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郑小鹿,研究方向包括化合物半导体、半导体发光材料、液晶平板显示和半导体硅功率器件,创办营口天维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半导体微电子生产线就落户在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对高科技项目的政策支持、要素配置能力、上下游产业衔接以及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郑博士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郑博士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老友李博士。李博士从事凝聚态光谱学领域研究30多年,研制完成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特点的高质量光谱分析仪器和设备,他经过多番考察,决定与沿海产业基地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

6月5日,产业基地高科技项目入园评审会召开,包括李博士的二维折叠光栅光谱仪项目在内的数个高科技项目通过评估,产业基地的优质服务承诺,让他坚信自己的项目会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产业基地积极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搭建引业、创业、择业平台,努力寻求新形势下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的创新与突破口,加快推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与当地主体产业需求的融合,为提升“产业动能”蓄势。产业基地设立了12万平方米的高科技项目孵化园,引进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正在孵化之中,有的即将投入市场,其中863项目3项、973项目1项,引进国外研发团队2个、千人计划人才1名。二维折叠光栅光谱仪、流式细胞仪、甲烷气体检测仪、半导体保护器、七色光导电玻璃、热升华数码打印材料、太阳能聚光芯片等项目均具有多项核心专利,是国际领先、国内第一的高科技龙头项目,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形成大产业集群发展。

企查猫

浙江大学(营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园在产业基地设“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营口分院”,一方面兴办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地,另一方面承接本校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兴办2至3个创新创业企业、产出不低于3项可用于入园企业生产、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利技术产品、引进一到两场高级别的与地方产业相关的全国性论坛会议;大连理工大学营口研究院首期入驻的研发中心为光电微电、新材料、网络及软件、先进制造、环保节能等,将引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机构,开展教育、培训、研发、检测等科技服务工作……基于对产业基地开放创新环境的认可,研发机构入驻进入加速期,增强着生产服务能力。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