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7日

造船业搁浅 福安造船厂集群发展逆市而上

 2012-07-24 11:04:59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依托传统优势 转型升级

吃下造价1亿元的国际游艇订单,这在福安造船史上可是头一遭。 “80后”船老板阮韩斌这次干了一把大的。

近日,在他的东明船舶修造公司,刚耗资数百万元搭建的游艇制造车间里,工人正忙着切割、焊接,干得热火朝天。再过一年多,福安造船史上首艘豪华游艇就要“出世”了。

上海的外观设计、意大利的内饰理念、香港的“户口”、法国船级社验身,这艘游艇可谓“身世复杂”。而东明公司3年酝酿,并在去年“9·8”投洽会上成功拿单,演绎的正是“福安制造”的故事。

民营船厂进军游艇业,是福安造船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尝试。此前,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当地船舶企业已调整产品结构,逐步由生产运输船转向以生产海洋工程船为主,成功应对危机。

事实上,进军游艇业,并非东明造船的第一次技术升级。阮韩斌说,东明靠修船起家,造船后曾以运输船、驳船等低附加值船为主打产品,后来造过渔政船、成品油船。2007年,公司寻求突破,承接4艘出口希腊的3200吨BV级化学品特种船,技术难度是驳船的数倍。这为他们积攒了技术储备,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由此,在产品跳级到游艇时,他们有了十足的底气。

依托传统优势寻求突破,稳中求进,多元发展,是东明的思路,也是大部分福安民营船企的思路。

研判市场风向 谋求转身

在造船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包括韩国三星重工、中远船务等在内的船舶巨头,纷纷把业务重点转到利润较高、市场前景看好的海洋工程装备。这一步,华海船业有限公司同样迈得及时。

华海船业董事长张奶贤说:“过去,技术含量低、需求量大的散货船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如今盈利空间受挤压。几年前,我就预见了这样的变化,在散货船还很火的时候,就进军海洋工程船。当时,很多人说我傻,可我坚持自己的判断。”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2008年,厂区在改建的同时也积极寻找技术人才,主动出击东南亚市场,从4000多马力的海工船建起,逐步升级……如今,华海订单饱和,在建的有20多艘船舶,以海工船为主。

敏锐的市场嗅觉,是张奶贤长期关注造船市场和政策走向的结果。经历了一次次的市场起伏,像张奶贤一样,福安民营造船老板无时不在思考和关注着市场,以便及时转身。

整合优质资源 集群发展

朝着中国海工船最重要的出口基地和游艇基地的目标,福安船舶已经启航。

但转型升级中的福安民营船企能走多远?船老板们在思考,当地政府也在思考。

经过长期的市场培育,福安船舶产业链相对完善,有流动的技术团体,有聚集的配套商,分工明晰。福安市船舶行业协会副会长林小灵说:“看得见的是排在赛江两岸的船舶,看不见的还有活跃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游击队’。”

由此研判,集群发展,时机成熟。

去年,宁德市扶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福安市制订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鼓励、引导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进园入区集聚发展,构建面向全国的船用配套企业集群和船用配套产品市场等。

企查猫

“相比周边省份造船业的爆发式增长和落体式衰退,福安造船业相对平稳。”福安市船舶行业协会秘书长林瑞金说,“长期以来的低负债率,让福安造船业能在危急时刻练内功,在逆势中企稳回升。”

但是,转型升级需要大量资金。为此,福安市船舶行业协会呼吁,金融机构应区别对待各地船舶企业,为福安造船业提供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行业发展。

已有1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评论载入中...

网友评论

1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