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遭东南亚低成本冲击
2012-08-25 10:15:47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先天不足
印尼、泰国等新兴亚洲国家的快速经济增长的确抢眼,也有一些投资者转而希望这些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浪潮能够推动因中国经济放缓而下降的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但包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以及多位外国银行的高管均认为,这一希望极可能落空,新兴亚洲国家的强劲增长,并不会产生中国在过去十多年所产生的拉动效应。
曲星认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仍然强劲。“中国广阔的内销市场,给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回报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东南亚国家的国内市场比较小,对海外市场的依赖会导致企业的风险比较高。”曲星说。
事实上很多外资企业正是看中了中国市场才投资中国的。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全球最大的炭黑企业卡博特今年在邢台等地建立新厂,其产能将全部针对中国国内市场。庞锦峰认为,中国不必过度担心部分企业外迁的现象,“东南亚国家的先天性缺陷:国内市场小使得其固有市场不足以消化低成本带来的产出,一旦供应链断裂,企业将面临一个巨大的风险。”他认为,只要中国继续保持目前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推动产业升级,就不会出现跨国企业大量外迁造成的制造业空洞化问题。
另外一个风险来自劳动力资源方面。虽然这些国家的人口结构偏年轻化,但人口基数决定了其能为企业提供的劳动力数量。新兴的东南亚国家总人口接近7亿。庞锦峰说,在越南的两大城市,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平均工资在过去一年里增长了20%。大量的外资涌入和高素质劳动力的缺乏造成了“人才通胀”。虽然这种速度会逐渐降下来,但这也显示出了该国对外资的吸纳能力。
经济规模有限决定了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难有大幅增长。据路透社报道,从铜的消费量来看,去年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东亚国消费总量是200万吨,拉丁美洲消费了68.5万吨。二者加起来仅稍高于中国760万吨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印度虽然在经济规模上与中国相当,但印度经济偏向服务业,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和中国比相差甚远。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发布的数字,印度2010年人均粗钢消费仅56.3公斤,远低于中国的445.2公斤。曲星说,中国在规模经济、对外资的吸纳能力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上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东南亚国家虽然有大量外资流入,但未必能如中国这样强劲发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