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线路板工厂开始撤离珠三角
2012-08-25 10:05:57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线路板厂
今年以来,沿海不少线路板工厂老板已把工厂迁到内地。年初,来自湖北的老板段卫华,把他原来位于深圳宝安西乡的线路板工厂搬到了武汉。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他深圳的那家工厂其实才投产6年,租用的是一座共5层楼的居委会的集体厂房,多数时候工厂有500名工人。每年的营业收入超过一亿元。像段卫华这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在深圳有很多,它们目前共同面临市场萎缩以及原材料价格提高、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如果是外贸企业,利润还会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
环球市场(GMC)营销总监魏涛说,总体来看,目前外迁的情况是多了一些。但更多的是,企业老板不约而同地想着搬迁的问题,只是像段卫华这样最终行动的,则还需要决心。
香港贸易发展局副首席经济师邱丽萍称,“现在港资企业主都反映,(维持经营)很辛苦,营商环境恶劣。内地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请人困难,比2008年更恶劣。2008年的时候业绩下跌得快,但恢复也比较快。但现在,不知道不好的时期什么时候到头。”
相对而言,最让段卫华受不了的却是工人队伍的稳定性太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和结构性的工荒长期存在,这使得段发现招人不仅越来越贵,留住他们也越来越难。
经过一番思考,段卫华决定把工厂迁到老家湖北省武汉市。他说,深圳物价太高,老板们都很难买得起房,更何况是工人,这让工人对深圳没有归属感,也是工人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而把工厂搬到湖北,将更多地招收湖北本地的男女青年,不仅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对稳定员工也有帮助。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工人的意识、政府的效率、市场的配套都和珠三角大不相同。
在段卫华看来,从长远来看,搬离珠三角是正确的。“现在很难确定这么做值不值”。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调查显示,有15%表示会搬迁到外省和中西部地区,到东南亚或其他地方约占一成。
魏涛认为,沿海城市人力成本的上升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放在2005-2007年间,人力成本上升一些对企业来说,压力不算大。但在目前形势下,人力成本上升会严重吞噬企业利润,使得企业难以生存。
这是因为现在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压力和5年前已经完全不同。魏涛举例说,以前第一季度往往是圣诞礼品订单集中确定的时候,但今年一季度的圣诞订单出现了严重下滑,有些品类的订单甚至出现50%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忍受成本递增。
中小企业必须考虑开源节流,但原材料成本他们影响不了,管理成本也几无压缩空间,中小老板们只能去降低人力开支。那就只能到人力成本较低的内地或国外。
邱丽萍说,工厂外迁的情况要分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规模较大的、有实力的工厂。这部分企业可能会积极地去国外考察,考虑分散投资,这类企业也通常是人工密集、产业链短的。第二类是占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他们担忧的是怎样找客户订单,而外迁不是“搬迁”,它涉及到工人的处理、资本筹集、工厂配套等。“现在中小型企业吃了上顿愁下顿,怎么考虑搬迁?所以持观望态度的居多。”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事实上,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珠三角台商就曾有过一股迁往东南亚的潮流,但是不久后又纷纷迁回来。前不久,深圳台商协会会长张周源也表示,深圳台商目前也有强烈的外迁冲动,但由于上述风险,且担心错过未来几年国内市场的暴增,大多数选择了坚守。
多数企业即便把工厂外迁,也不会真正离开珠三角等沿海城市。例如段卫华,虽然工厂搬去湖北,但他的手机号码还是深圳的,人也经常在深圳活动。
魏涛说,很多企业的外迁,一般先是在外地开分厂,或者将一部分工厂转移,深圳会慢慢被当作一个人才培养、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地方。
邱丽萍表示,“外迁的企业是出于分散生产基地的目的,将一两条生产线先分出去。但因原料及出口等原因,所迁移的地方主要在珠三角周边。”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