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20日

钢铁新规招安亿吨违规产能 产业困局难解

 2012-09-08 09:58:34 责任编辑:QZ085 来源:前瞻网

“最重要的还不是价格下跌,而是根本就没有市场。”万经理称,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还有企业会主动找上门来,但是现在钢材根本卖不出去。因为不少钢铁贸易商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来维持资金周转,所以不少企业甚至赔上路费寻找客户。据万经理介绍,西安市共有近3000家钢铁贸易企业,从业人员数万,今年能够盈利的企业几乎没有,很多都进行了大幅裁员、关门或转行。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中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库存量达到1248.6万吨,较上旬增长0.67%,较去年同期增长39.44%,创历史新高。

“整个钢材市场已经处于崩盘状态。”9月1日,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在2012年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公开表示。

与钢铁贸易商项目,钢铁企业也饱受“寒冬”的煎熬。据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吨钢1.68元,上半年也只有6.8元,而去年这一指标约为118元,相差近70倍。

与此同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也呈现出全面亏损状态。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已公布半年报的17家钢铁公司实现净利润为亏损11.20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6.39亿元。再以行业大哥宝钢股份为例——今年上半年,宝钢股份实现利润总额123.34亿元,同比增长81.73%。但实际上其盈利主要是通过出售不锈钢特钢业务获得,其主营业务营业利润仅为27.18亿元,同比下降59.79%。

徐向春表示,目前国内钢材价格依然看不到底,需求不振导致的行业低迷,钢材价格在下半年或将继续创出新低,所以整个行业短期根本没有出现转机的可能。

9月2日,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27日~8月31日,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仅为101.53点,而1994年该指数刚推出时为100点,18年后重回原点。

产量31年首次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在钢铁行业深陷困境的同时,却出现了“越亏损越生产”的怪局。

9月1日,吴溪淳表示,去年我国粗钢产量实际约为7.3亿吨,这一数据高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6.8亿吨的产量。其中,作为钢铁第一大省的河北省,钢铁产量瞒报量在5000万吨左右。

“吴老爷子的一席话引发了各界的热议,实际上地方瞒报钢铁产量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薛和平认为,虽然国家一直在推动钢铁行业的产能淘汰,但是实际上不见任何成效,产量每年依然居高不下,主要还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暗中撑腰。

目前,经济压力下行,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保增长”的措施,其中对于高投资的钢铁行业仍给予各种支持政策。

前瞻网记者了解到,近期河南省财政厅出台了多条关于“稳增长”的政策,设计资金共8.7亿元,其中特意筹措5000万元支持钢铁行业发展,对河南省重点钢铁企业产品超过1万吨以上的重点客户进行奖励。同样,陕西省也在不久前公布,将以财政支持方式,对影响全省经济增长的钢铁等大宗商品,由企业进行收储,政府同时将适当予以贴息。

而今年5月份,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两个重大钢铁投资项目获得审批,投资金额分别高达696.8亿元和639.9亿元。

薛和平表示,目前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已经失效,而这种“诸侯经济”正是降能耗、将产量难以实施的问题所在。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在经济下滑、需求不振、违规产能“转正”的情况下将愈发严重,所以,可以预见,下半年钢厂进行减产、停产,从而面临困境,既是形势所迫也将是无奈的事实。

企查猫

据薛和平预测,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式,钢铁下半年产量下滑已经成为定局。今年上半年,全国的粗钢产量为35720万吨,同比仅增长1.8%,而下半年产量将降到32148万吨左右。对照官方数据,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将比去年下降约0.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粗钢产量首现31年来负增长,也是建国以来第七次负增长。

“无论政策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导(减产),都没有改变钢铁产能不断扩张的事实,但市场本身就具有调节供需平衡的作用,这将在经济下滑过程中逐步得到体现。”专家认为,洗牌之势不可阻挡,未来近三成企业将遭淘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