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汽车经销商压力巨大:进口品牌亏损面超50%
2013-02-16 14:49:01 责任编辑:QZ098 来源:前瞻网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低压下,国内的汽车经销商忐忑地走过了2012年。虽然也有广汇、永达这样的大型经销商集团逆势扩张,但更多的中小经销商却游走在亏损与退出边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在2012年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坦言,2012年经销商的压力巨大,“进口品牌(经销商)亏损面超过50%,自主品牌大概40%,合资品牌大概是35%。”
经销商大面积亏损与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导致需求瓶口缩小、竞争进一步加剧及不断严苛的使用环境不无联系,但其中,备受诟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难逃干系。
“马自达2本来就不好卖,但厂方不但不给相应的商务政策,还硬性给经销商发车。”去年年底,有长安马自达经销商大倒苦水。也就在去年年底,迫于经营压力,长安马自达有二十余家经销商出现退网事件。
厂家在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中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这是业界公认的事实;而造成这“一边倒”局面的,正是8年前开始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2005年4月正式实施的《办法》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连锁经营应当取得汽车供应商授权,同一汽车品牌的网络规划一般由一家境内企业制定和实施。如此一来,经销商要想成为某一品牌的“代理商”,就一定要符合厂家单方面所定的各类条件。可一旦费尽周折取得某一汽车品牌经销授权后,却又意味着天平失衡的开始。
在销售过程中,经销商将面临信用担保、资金周转、商品车派发等一系列与厂家密不可分的业务联系,但在这一过程中,厂家往往占有绝对的话语权。换句话说,厂家给经销商什么车,经销商就不得不卖什么车,压库也由此产生。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部分经销商库存系数最高达到8以上,而根据国际同行业通行的惯例,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为正常。
不仅如此,随着新车利润逐渐降低,经销商开始重点挖掘售后利润,然而售后零部件供应渠道由生产企业强权控制,并掌握了价格的绝对控制权。在车市整体趋冷的背景下,部分经销商只能依靠零部件进货时所获取的利润维持经营。
厂家在与经销商的博弈中居绝对地位,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厂家权力寻租的可能。去年年中,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因经济问题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静国松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人民币。起因跟2007年至2010年一汽-大众有170多辆非商品车信息未及时入账密切相关。这170多辆车,其实就是所谓为打通某一区域市场而给予经销商的“买断价包销车”。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