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4月19日

航运业2013年前景将会持续低迷

 2013-02-26 09:28:28 责任编辑:QZ098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前瞻经济学人

今年以来,反映航运业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直在700余点的波段萎靡震荡。

BDI反映了主要航线的运费行情,是航运业的风向标。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认为,BDI至少要达到2500点,航运业才有望盈利。

从2012年初,BDI的走势像瀑布一样倾泻直下,从2011年底的2000点,最低跌到600余点。

Wind数据显示,从1月21日至2月5日,BDI已连跌11个交易日。业界普遍认为,航运业2013年前景将会持续低迷。

国内航运企业八成亏损

除去反映行业大势的BDI,接连亏损的企业亦是航运业逼近严冬的表征。

行业龙头中国远洋和中海发展先后发出盈警,前者更注定连续两年稳居A股“亏损王”之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14家航运上市公司(以申万行业分类)中已经有11家披露了2012年年业绩预告,其中8家航运公司业绩不佳。

其中招商轮船、中远航运均为“预减”,预计净利润下滑50%;中海发展“首亏”,预计净利润下滑100%,宁波海运、中海海盛也预告“首亏”;海峡股份预告“略减”;中国远洋、长航凤凰预告“续亏”。

据业内人士分析,2011年,大约有70%的国内航运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这个数字超过了80%。

灾难性过剩

中国航运企业为何集体萎靡不振?国际著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那句“一切经济现象都是供求关系”,恰好解释了这个问题。

“整个航运业进入冰川期,究其原因,就是运力过剩。”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表示,“欧债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国际贸易降至冰点,这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运力过剩是行业低迷的主要原因。”

四五年前是航运业最兴盛的时光,当时船只紧缺,航运业完全是卖方市场。

“2007年,当一艘日成本在1.6万美元的船舶能租到20万美元,利润超过1000%的时候,大家都疯狂了。做衣服的、做电器的、甚至卖菜的小商贩都把资金投入航运业。”一位从事航运业12年,现在香港一家航运公司任职的操作经理称。

有数据显示,在2006—2008年间,根据货物增量,船只每个月的正常产量应该是800万吨载重,但实际上,当时的月产量却达到了1300万吨载重。

以超大型油轮(VLCC)为例,中国远洋在2007年只有3艘,现在已有20余艘。

“在航运市场上,你的实力越强,在运价上就越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买船说白了,就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一位长期关注航运市场的投资者称。

企查猫

航运业的大跃进导致卖方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据媒体了解,在2013年1月间,VLCC的过剩运力已超过200万桶,总运力比实际货运需求高出24%,为2012年9月以来最大。

自2012年以来,“每年航运运力的增长速度都在15%以上,而需求的增加却不超过5%。”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经济师贾大山表示。

于是,亏损不可避免。“船舶日租金从20万美元跌到现在的六七千美元。航运公司仅够维持船上运营开支,连折旧、银行利息甚至是公司的行政开支都不够。”上述操作经理称。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