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1月21日

奥迪的新困境:公务车市场受冷落

 2013-07-26 15:16:49 责任编辑:QZ112 来源:前瞻网

数据的变化只是双方激烈竞争的最终体现。今年秋天,华晨宝马的首个研发中心将正式在沈阳落成并投入使用。华晨宝马总裁兼CEO康思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研发中心投入使用后,华晨宝马的研发将涉及包括概念设计在内的各个环节。”而早在2月1日,由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主导的奥迪北京研发中心已经成立。

本土车企崛起

就在宝马欲与奥迪在中国市场逐鹿争第一之际,中国本土高端车已开始崛起。这让奥迪的日子会更加难过,而首先接受挑战的就是公务车。

7月4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12.32,0.04,0.33%))发布6月份乘用车的销量数据:上汽集团旗下两大自主品牌荣威和MG逆势上扬,实现月销量20131辆,同比增长16.4%。其中荣威350销量表现尤为突出,6月份荣威350单月销量高达10223辆,同比增88.1%,首次跻身“中级车月销万辆俱乐部”。整个上半年荣威350的销量也表现不俗,累计销售近5万辆,同比增长48.4%。

荣威品牌下的汽车技术来源于上汽集团此前收购的英国罗孚汽车公司,但上汽集团并未收购“罗孚”品牌。2006年10月12日,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

荣威此后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其产品已经覆盖中级车和高级车市场,“科技化”已经成为荣威汽车的品牌标签。但荣威的成功也受益于中国政府出台的公务车采购政策。来自上汽集团的数据显示,上汽集团2012年公务车采购销量比2011年增长109%,2013年预期比2012年增长115%。Autoforesight上海汽车咨询公司总经理张豫表示:“公务车成为荣威汽车的盈利业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其他的自主品牌车中也会有这样的模式,这是他们盈利的一种方式。”

公务车采购新政的出台的确让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受益匪浅。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汽车业界人士均表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占据中国公务用车多数份额的奥迪,而对于自主品牌车的发展来说却是必须有的行动。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沈军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政府作为发展自主品牌高端车的第一推动力尤为重要,如果政府再不推动,自主品牌高端车就很难有下文。

前文中提到外交部长王毅的座驾改为红旗H7正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红旗是已有55年历史的老汽车品牌,它代表了作为全球第一汽车市场的中国汽车产业的雄心。

红旗H7的起售价为30万元左右,其销售目标直指与其归属于同一汽车集团旗下的奥迪A6和奔驰C级轿车的主要客户政府官员和富商。不过,葛树文认为:“中国高档车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蛋糕’在不断增大,细分市场和用户群也更加多样化,大家都有机会。”

一汽大众奥迪将重视每一个细分市场,并会继续引入新车型,不断拓展细分市场,满足各细分市场用户的需要。“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一汽大众奥迪都将继续致力于为所有类型的客户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服务。”

但红旗H7的市场接受度还不够高。北京石景山龙泽百旺奔腾4S店一位销售人员向本刊记者介绍,虽然红旗H7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公务员,但私人订单还是个位数,销售量并不乐观,而且由于产量跟不上,需要提前预定并交押金才可能买到。

问题是,尽管荣威和红旗都有外资车企的技术影子,而且两家车企也有心发展自主品牌高端车,但技术并非买过来就能真正使用好。一位不愿具名的第一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海归派人士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中高端车是以技术来驱动的,因此“车企必须有研发能力,如果技术从大专院校买,但不能自己转化,而是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转化,技术就不是独有,就不能称其为高端车”。

缺乏相应技术经验积累,不是奥迪可以忽视国内自主品牌高端车的理由。叶青表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价格优势来抢占市场,这个路径在日本和韩国如今都被证明可以成功。红旗正在积极寻求打通这条路。自2012年7月以来,一汽集团就一直在通过试驾活动向政府官员展示红旗品牌。一汽集团也在向国外宣传红旗H7。今年5月,一汽集团向太平洋岛国斐济捐赠了20辆红旗H7。法国总统奥朗德4月访华期间,迎接他的车也变成了红旗L5型轿车。

企查猫

与此同时,一汽集团为了向消费者推广红旗品牌,已经在北京、济南等地设立自己的“红馆”。上海、西安和杭州等地展厅也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中。

在此情势下,奥迪自然不敢放松。葛树文表示,在长期愿景之下,一汽大众奥迪设立了将在2015年实现的短期目标,除了销量上的飞跃,还要达到品牌的尊贵度、喜好度第一,销售满意度和服务满意度双料冠军,以及员工满意度第一。“在可预见的未来,奥迪品牌仍将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领先。”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