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12月26日

外企抢占食用油市场 中企如何化解专利难题?

 2012-03-23 16:24:41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在中国食用油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内申请人的有2141件,来自国外申请人的有654件。国内申请人的申请量是国外申请量的3倍有余,这些申请为什么没有体现在产品中?

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门市委书记王玲在两会上指出,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对外依赖度过高,原料、加工与供应均被外国粮商逐渐掌控。她说,在国内现已开工的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据了66%,“已经超出国家战略安全警戒线”。

与此同时,另外一则新闻显示,由于地沟油对民生造成的恶劣影响,近期全国多个城市强制散装油退市,正规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份额因此将大幅增加。

尽管迎来发展机遇,但国内食用油企业在市场和技术上都面临严峻挑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目前我国约2/3的大中型油脂企业和4/5的大豆压榨能力已被外资所控制。在中国食用油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国内大型食用油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较少。业内专家表示,入世以来,国外相关企业加速用专利在国内食用油领域“跑马圈地”。与跨国企业相比,国内食用油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专利意识较低,在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方面还须加大投入力度。

十大品牌,专利数量相差较大

食用油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因此诞生了许多令人耳熟能详的粮油品牌。截至目前,在中国拥有“金龙鱼”品牌的嘉里特种油脂有限公司(下称嘉里粮油)有21件专利申请。这个专利申请量看似“貌不惊人”,但它超过了排名其后的“福临门”、“鲁花”、“盛洲”3个品牌持有企业专利申请量之和。

嘉里粮油隶属于丰益国际集团,该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粮食、食用油及农产品供应商和贸易商。该公司在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涉及调和油、功能性食用油、油脂加工这3个方面,涵盖了目前食用油发展的主要技术领域。由此可见,除市场占有率之外,嘉里粮油在技术方面也成为了“巨鳄”。

此外,“福临门”持有企业中粮集团有9件专利申请,拥有“鲁花”牌的山东鲁花集团拥有6件专利申请;“盛洲”、“海狮”、“多力”等品牌持有企业———厦门中盛粮油集团、上海良友集团、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等分别有3至4件专利申请;而拥有“鹰唛”、“红蜻蜓”、“汇福”、“民康”品牌的国内企业(中山市鹰唛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市油脂公司、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目前还没有提交专利申请。

事实上,国外企业早在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之初,就开始了在食用油领域的专利布局。1987年,日本不二制油株式会社在中国提交了首件国外企业关于食用油加工领域的专利申请。而此时,多数国内食用油企业还对专利制度和技术创新并无概念,与之相比,中粮集团首次提交专利申请的日期是2009年7月。

创新成果,亟待走出实验室

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在中国食用油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内申请人的有2141件,来自国外申请人的有654件。国内申请人的申请量是国外申请量的3倍有余,这些申请为什么没有体现在产品中?

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食品工程处副处长邱红用数据说明了问题:在国内申请人的2141件专利申请中,个人申请占42.9%,企业占32.6%,高校占20.7%,科研机构占3.8%;而在国外申请人的654件专利申请中,企业占90%,个人占6%,高校与科研机构加起来只有4%。

“首先,个人申请无论是从研究能力还是从资金设备,都无法与企业相比;其次,从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创造的经济效益来看,企业专利技术含金量较高、转化后创造的经济效益较大。”邱红表示。

这“含金量”还可以用一组数据体现:截至2011年上半年,国外专利申请中有99.7%为发明专利申请,而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是82.4%。

“一般来说,当企业成为创新的中坚力量时,往往能够在某个具体技术领域拥有系列专利申请,从而对某项技术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专利保护。而国内申请人中企业数量偏少,没有在某个具体领域形成连续、系统的专利申请。”业内专家指出。

据悉,食用油领域在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申请人大多来自日本、美国和荷兰。其中,花王株式会社、日清制油株式会社、不二制油株式会社、宝洁公司、嘉里粮油等跨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排在前列。

“国外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通用性食用油组合物、脂肪的分离方法、油脂的改性和油脂的加工方法优化等方面,其涉及核心技术,如限定特定的甘油二酯的组成或比例等,这些专利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广,几乎完全覆盖了食用油行业的热点,布局明确,注重系列专利申请,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技术垄断。”业内专家表示。

此外,在食用油领域国内专利申请人中,江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据主要位置,这些创新成果也亟待走出实验室。

国内企业,应着眼于前沿技术

2000年之后,食用油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呈快速增长态势,近两年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0%。“这说明,中国食用油产业从价格战与简单品类划分阶段跃升到了一个科技创新的新时期,新技术突破将成为中国食用油企业赢得未来市场的关键,可以想象,未来该领域的技术竞争将更加激烈。”业内专家这样说。

据了解,油脂技术是决定未来油脂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提高产品品质档次,还是提高油脂加工效率,先进的油脂加工技术和设备的运用都将成为现代油脂加工业的重中之重。

企查猫

对此,专家建议,国内企业应着眼于前沿技术,在研发上投入足够资金,重视专利保护。针对最适宜中国种植、消费量同样巨大的大宗油料食用油,如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加大研发力量,淘汰落后设备,改善现有技术。根据地区差异和原料加工特点,中小企业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产品。

邱红也认为,中国食用油企业应当积极寻求专利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领域,加大在国外的专利布局力度,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